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  3. 怨的成语

怨的成语(共113个)

  • 气满腹

    yuàn qì mǎn fù

    成语解释:胸中充满了怨恨的情绪。形容怨愤之气极大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后汉书・祭祀志上》:“即位三十年,百姓怨气满腹。”

  • 东征西

    dōng zhēng xī yuàn

    成语解释:语本《书·仲虺之诰》:“惟王不迩声色,不殖货利,德懋懋官,功懋懋赏……东征西夷怨,南征北狄怨。
    ”本谓商汤向一方征伐,则另一方人民埋怨他不先来解救自己。后因以“东征西怨”谓帝王兴仁义之师为民除害,深受百姓拥戴。

    成语出处:语出《书・仲虺之诰》:“惟王不迩声色,不殖货利,德懋懋官,功懋懋赏……东征西夷怨,南征北狄怨。”

  • 德以报

    dé yǐ bào yuàn

    成语解释:见“以德报怨”。

  • 声载路

    yuàn shēng zài lù

    成语解释:怨恨之声充满道路。形容不满情绪十分普遍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旧唐书・张廷珪传》:“州县征输,星火逼迫,或谋计靡所,或鬻卖以充,怨声载路,私气未洽。”

  • 载道

    zài dào yuàn shēng

    成语解释:怨恨之声充满道路。形容不满情绪十分普遍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感惺《断头台・受献》:“笑雌黄舌饶,黑符心骄,绿豆儿眼小,博得个载道怨声碧汉高。”

  • 家债主

    yuàn jiā zhài zhǔ

    成语解释:佛教语,指与我有冤仇的人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・孔思义《造像题记》:“业道受苦及怨家债主,悉愿布施欢喜,速得神生净土。”

  • 任劳

    rèn láo yuàn
  • 而不敢言

    gǎn yuàn ér bù gǎn yán

    成语解释:内心怨恨但不敢说出来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・邓牧《伯牙琴・吏道》:“吏无避忌,白昼肆行,使天下敢怨而不敢言,敢怒而不敢诛。”

  • 天,不尤人

    bù yuàn tiān , bù yóu rén

    成语解释:尤,责怪。形容一个人遭遇挫折时,能自我检讨反省,既不抱怨上天,也不责怪他人。

    成语出处:中庸:“上不怨天,下不尤人。”论语宪问篇:“子曰:『不怨天,不尤人,下学而上达;知我者,其天乎!』”

  • 天忧人

    yuàn tiān yóu rén

    成语解释:怨:怨恨;天:命运;忧:责怪。
    怨恨天命,责怪别人。形容遇到不称心的事情一味归咎客观,埋怨别人。

    成语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宪问》:“不怨天,不尤人,下学而上达。”

  • 克伐

    kè fá yuàn yù

    成语解释:①指好胜、骄傲、忌刻、贪婪四种恶德。②指关于四种恶德的理论。

    成语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宽问》:“克、伐、怨、欲不行焉,可以为仁矣。”

  • 兴观群

    xìng guān qún yuàn

    成语解释:兴:联想;观:观察;群:合群;怨:怨恨。
    古人认为读《诗经》可以培养人的四种能力。后泛指诗的社会功能。

    成语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阳货》:“诗,可以兴,可以观,可以群,可以怨。”

  • 劳而不

    láo ér bù yuàn

    成语解释:劳:劳苦,劳累。
    虽然很辛苦、很劳累,却没有怨言。形容孝子精心侍奉父母。也指当政者使民勤劳而民无埋怨。

    成语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里仁》:“事父母几谏,见志不从,又敬不违,劳而不怨。”《论语・尧曰》:君子惠而不费,劳而不怨,欲而不贪,泰而不骄,威而不猛。

  • 藏怒宿

    cáng nù sù yuàn

    成语解释:藏、宿:存留。
    把愤怒和怨恨藏留在心里。指心怀怨恨,久久难消。

    成语出处: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万章上》:“仁人之于弟也,不藏怒焉,不宿怨焉。”

  • 睚眦之

    yá zì zhī yuàn

    成语解释:睚:眼眶;眦:眼角;睚眦:生气瞪眼。
    别人瞪眼这样小的怨恨。

    成语出处:西汉・司马迁《史记・范雎蔡泽列传》:“一饭之德必偿,睚眦之怨必报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