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  3. 贫的成语

贫的成语(共117个)

  • 君子忧道不忧

    jūn zǐ yōu dào bù yōu pín

    成语解释:道,义理,正当的事理。指君子担忧学问、品性是否有进步,而不担忧自己生活贫困。

    成语出处:论语卫灵公篇:“耕也,馁在其中矣;学也,禄在其中矣,君子忧道不忧贫。”馁,饥饿。

  • 贱夫妻百世哀

    pín jiàn fū qī bǎi shì āi

    成语解释:生活在贫穷困苦中的夫妻,凡事都很悲哀凄惨。

    成语出处:元稹遣悲怀诗:“尚想旧情怜婢仆,也曾因梦送钱财,诚知此恨人人有,贫贱夫妻百世哀。”

  • 宁可清,不作浊富

    nìng kě qīng pín , bù zuò zhuó fù

    成语解释:宁愿清白而遭受贫困,决不污浊而享受富贵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・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・招庆道匡》:“宁可清贫自乐,不作浊富多忧。”

  • 宁可清,不可浊富

    nìng kě qīng pín , bù kě zhuó fù

    成语解释:清、浊:指品行的好坏。
    宁可清白的贫穷,不愿污浊的富有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・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卷二十一:问:‘如何是招庆家风。’师曰:‘宁可清贫自乐。不作浊富多忧。’

  • 而无谄,富而无骄

    pín ér wú chǎn , fù ér wú jiāo

    成语解释:谄:巴结,讨好。
    贫穷却不巴结奉承,富有却不骄傲自大。

    成语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学而》:子贡曰:‘贫而无谄,富而无骄,何如?’子曰:‘可也,未若贫而乐,富而好礼者也。’

  • 一富,乃见交态

    yī pín yī fù , nǎi jiàn jiāo tài

    成语解释:交态:人情世态。
    人经历过贫穷和高中两种地位,才能认清人情世态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汉书・郑当时传》:一死一生,乃知交情;一贫一富,乃见交态;一贵一贱,交情乃见。

  • 安富恤

    ān fù xù pín

    成语解释:使富有的人安定,贫穷的人得到救济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周礼・地官・大司徒》:“以保息六养万民:一曰慈幼,二曰养老,三曰振穷,四曰恤贫,五曰宽疾,六曰安富。”

  • 爱富

    qī pín ài fù

    成语解释:欺侮贫穷;喜爱富有。

    成语出处:元・关汉卿《裴度还带》:“有那等嫌贫爱富的儿曹辈,将俺这贫傲慢,把他那富追陪,那个肯恤孤念寡存仁义。”

  • 而无谄

    pín ér wú chǎn

    成语解释:谓虽然贫穷却不巴结奉承。

    成语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学而》:“贫而无谄,富而无骄,何如?”

  • 辞富居

    cí fù jū pín

    成语解释:辞:推辞,推却。
    原指拒绝厚禄,只受薄俸。现形容抛弃优厚待遇,甘于清贫的生活。

    成语出处: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万章下》:“仕非为贫也,而有时乎为贫;娶妻非为养也,而有时乎为养。为贫者,辞尊居卑,辞富居贫。辞尊居卑,辞富居贫,恶乎宜乎?抱关击柝。”

  • 贱不移

    pín jiàn bù yí

    成语解释:移:改变。
    不因生活贫困、社会地位低下而改变自己的志向。形容意志坚定。

    成语出处: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滕文公下》:“富贵不能淫,贫贱不能移,威武不能屈,此之谓大丈夫。”

  • 贱之知

    pín jiàn zhī zhī

    成语解释:见“贫贱之交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南朝・宋・范晔《后汉书・宋弘传》:“(光武帝)谓弘曰:‘谚言贵易交,富易妻,人情乎?’弘曰:‘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,糟糠之妻不下堂。’”

  • 不学俭

    pín bù xué jiǎn

    成语解释:谓穷人不必学俭而不得不俭。

    成语出处: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任城陈萧王彰传论》:“其此之谓欤”裴松之注引三国・魏・鱼豢曰:“谚言‘贫不学俭,卑不学恭’,非人性分也,势使然耳。”

  • 守道安

    shǒu dào ān pín

    成语解释:坚守正道,安于贫穷。旧时用来颂扬贫困而有节操的士大夫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旧唐书・王及善等人传赞》:“守道安贫,坏远当仁。”

  • 济乏

    zhèn pín jì fá

    成语解释:赈:救济。
    救济和帮助穷困的人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旧唐书・李轨传》:“李轨字处则,武威姑臧人也。有机辩,颇窥书籍,家富于财,赈贫济乏,人亦称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