贫的成语(共117个)
贫病交加
成语解释:交:一齐;同时;加:压上。
贫困和疾病一齐压在身上。成语出处:清・曹雪芹《红楼梦》:“暮年之人,那禁得贫病交攻,竟渐渐的露出了那下世的光景来。”
贫贱之交
成语解释:贫困时结交的知心朋友。
成语出处:《后汉书・宋弘传》:“(光武帝)谓弘曰:'谚言贵易交,富易妻,人情乎?'弘曰:'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,糟糠之妻不下堂。'”
贫贱糟糠
成语解释:指贫贱时一起过患难生活的妻子。语本《后汉书·宋弘传》:“弘曰:‘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,糟糠之妻不下堂。
’”。成语出处:语出《后汉书・宋弘传》:“弘曰:‘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,糟糠之妻不下堂。’”
怜贫恤老
成语解释:同情和体恤贫穷年老的人。
成语出处:清・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六回:“如今上了年纪,越发怜贫恤老的了。”
贫富悬殊
成语解释:贫的和富的相差极大。
成语出处:朱自清《论且顾眼前》:“现在的贫富悬殊是史无前例的。”
贫无立锥之地
成语解释:穷得连可以插下锥子那样小的地方都没有。形容穷困之极。
成语出处:汉・韩婴《韩诗外传》卷四:“十子者,不能亲也,无置锥之地,而王公不能与争名,则是圣人之未得志者也。”《汉书・食货志》:“富者田连仟佰,贫者亡(无)立锥之地。”
贫贱亲戚离,富贵他人合
成语解释:他人:外人;合:聚合。
贫贱时亲朋戚友都疏远你,富贵时素不相识的人都会来巴结你。指人情冷暖,世态炎凉。成语出处:明・冯梦龙《古今小说》第22卷:“有句古诗说得好,道是:‘贫贱亲戚离,富贵他人合。’贾似道做了国戚,朝廷恩宠曰隆,那一个不趋奉他?”
贫不学俭,富不学奢
成语解释:俭:节省;奢:奢侈。
穷人不学也会节俭,富人不学也会奢侈。指人的思想受环境习惯的影响。成语出处:唐・马周《请崇节俭及制诸王疏》:“语曰:‘贫不学俭,富不学奢’,言自然也。”
威武不能屈,贫贱不能移
成语解释:威武:武力;贱:地位低。
不屈从于威势的镇慑之下,不因贫贱而改变节操。成语出处:鲁迅《记苏联版画展览会》:“而且证明了我们中国,确有许多‘威武不能屈,贫贱不能移’的必说真话的人们。”
强得易贫
成语解释:谓非分之得容易失去。
成语出处:叶圣陶《文心》:“结果必然不成东西,徒然使自己后悔,供人家嘲笑,这便是‘强得易贫’了。”
耍贫嘴
成语解释:没完没了地跟人说废话或玩笑话。
成语出处:张恨水《夜深沉》第十回:“小五,你干吗和她小孩子耍贫嘴。”
身贫如洗
成语解释:身:自身。
穷得像用水洗过似的,什么都没有。形容十分贫穷。成语出处:元・无名氏《举案齐眉》第一折:“如今梁鸿学成满腹文章,争奈身贫如洗,沿门题笔为生。”
安贫守道
成语解释:道:主张、学说。
安于贫穷,恪守信仰。成语出处:宋・苏轼《荐布衣陈师道状》:“臣等伏见徐州布衣陈师道文词高古,度越流辈,安贫守道。”
清贫如洗
成语解释:指穷得一无所有。
成语出处:清・李心衡《金川琐记・示梦先生》:“清贫如洗,无以为殓,龚为经理其丧,复资助旅费。”
甘贫乐道
成语解释:甘贫:情愿受贫困;乐道:乐于守道。
甘于受贫,乐于守道。是儒家所倡导的处世态度。成语出处:《后汉书・韦彪传》:“安贫乐道,恬于进趣,三辅诸儒不仰慕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