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ng的成语(共909个)
英雄所见略同
成语解释:所见:所见到的,指见解;略:大略,大致。
英雄人物的见解基本相同同。这是对意见相同的双方表示赞美的话。成语出处:晋・虞溥《江表传》:“天下智谋之士所见略同耳。”
心有灵犀一点通
成语解释:灵犀:古人说犀牛是一种灵兽;它的角上有条白纹从角尖通向头脑;感应灵敏;所以称灵犀。
比喻恋爱着的男女双方心心相印。现多比喻双方彼此的心思都能心领神会。成语出处:唐・李商隐《无题》诗:“身无彩凤双飞翼,心有灵犀一点通。”
有福同享,有难同当
成语解释:幸福共同分享,苦难共同分担。指患难与共,和衷共济。
成语出处:《官场现形记》第五回:“还有一件:从前老爷有过话,是‘有福同享,有难同当’。现在老爷有得升官发财,我们做家人的出了力、赔了钱,只落得一个半途而废。”
千里不同风,百里不同俗
成语解释:指各地各有各的风俗习惯。
十五个吊桶打水,七上八下
成语解释:比喻心情不安。
成语出处: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26回:“那胡正卿心头十五个吊桶打水,七上八下,暗暗地寻思道:‘既是好意请我们吃酒,如何这般相待,不许人动身?’”
十五个吊桶打水,七上八落
成语解释:落:下降。
比喻心情不安。成语出处:明・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第24卷:“自实心里好像十五个吊桶打水,七上八落似的,身子好像墽盘上蚂蚁,一霎也站脚不住。”
戏法人人会变,各有巧妙不同
成语解释:比喻为人做事像变戏法一样,各有各的巧妙之处。
成语出处:鲁迅《现代史》:“俗话说,‘戏法人人会变,各有巧妙不同。’其实是许多年间,总是这一套,也总有人看。”
风雨同舟
成语解释:舟:船。
在风雨中同乘在一条船上;一起与风雨搏斗。比喻共同经历患难。成语出处:孙武《孙子・九地》:“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,当其同舟共济,遇风,其相救也如左右手。”
金童玉女
成语解释:传说中服侍仙人;生有慧根的童男童女。泛指稚气无邪的男、女孩童。
成语出处:唐・徐彦伯《幸白鹿观应制》诗:“金童擎紫药,玉女献青莲。”
神通广大
成语解释:原是佛教指其神通法力的广大无边。现形容本领高超;无所不能。
成语出处:《大唐三藏法师取经诗话》:“师曰:‘你神通广大,去必无妨。’”
情同骨肉
成语解释:形容关系密切如一家人。
成语出处:明・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47回:“我与公覆,情同骨肉,径来为献密书,未知丞相肯容纳否?”
党同伐异
成语解释:党:原同“傥”;指偏袒;现在也指结伙;伐:攻击偏袒或聚集同自己意见相同的人;排斥、攻击跟自己意见不同的人。
泛指社会上成帮结派相互斗争。成语出处:南朝・宋・范晔《后汉书・党锢传序》:“自武帝以后,崇尚儒学,至有石渠分争之论,党同伐异之说,守文之徒,盛于时矣。”
情同手足
成语解释:情:交谊;交情;手足:喻指兄弟。
比喻感情很好;像亲兄弟一样。成语出处:明・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41回:“辛环曰:‘名虽各姓,情同手足。’”
互通有无
成语解释:相互间拿自己多余的东西去调换自己所缺少的东西。
成语出处:唐・韩愈《原道》:“为之贾,以通其有无。”
不通水火
成语解释:形容跟人不相往来。
成语出处:东汉・班固《汉书・孙宝传》:“稚季耳目长,闻知之,杜门不通水火。”颜师古注:“不通水火,谓虽邻伍亦不往来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