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i的成语(共442个)
替天行道
成语解释:代上天主持公道。封建社会里农民起义多以此作为动员、组织群众的口号。
成语出处:元・康进之《李逵负荆》第一折:“你山上头领,都是替天行道的好汉。”
朝乾夕惕
成语解释:乾:乾乾,即自强不息;惕:小心谨慎。
形容一天到晚勤奋谨慎,没有一点疏忽懈怠。成语出处:《周易・乾》:“君子终日乾乾,夕惕若厉,无咎。”
四体不勤,五谷不分
成语解释:形容旧时知识分子脱离生产劳动,缺乏生产知识。
成语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微子》:“子路问曰:'子见夫子乎?'丈人曰:'四体不勤,五谷不分,孰为夫子?'”
拳打脚踢
成语解释:用拳打,用脚踢。形容痛打。
成语出处:元・李寿卿《伍员吹箫》第一折:“我便拳撞脚踢,也不怕他不死。”
借题发挥
成语解释:发挥:把意思或道理充分表达出来。
借谈论另一个题目来表示自己真正的意思。成语出处:王衡《郁轮袍》第二折:“我随分划几划便罢,这个原是借题发挥。”
看菜吃饭,量体裁衣
成语解释:量体:用尺量身材的大小长短。
裁:裁剪。
比喻根据具体情况办事。成语出处:毛泽东《反对党八股》:“‘看菜吃饭,量体裁衣。’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看情形办事。”
相提并论
成语解释:相提:相比;相对照;并:一起;并列;论:谈论;对待。
把两个人或两件事放在一起谈论或看待。成语出处:西汉・司马迁《史记・魏其武安侯列传》:“相提而论,是自明扬主上之过。”
小题大做
成语解释:比喻把小事当作大事来办,指无此必要。
成语出处:清・方东树《昭昧詹言》卷二十:“[山谷诗《云涛石》]全是以实形虚,小题大做,极远大之势可谓奇想高妙。”
玲珑剔透
成语解释:玲珑:灵巧精致。
剔透:明彻透亮。
形容器物的奇巧;精致;鲜明透亮。成语出处:元・无名氏《百花亭》第二折:“惜玉怜香天生就,另一种可喜风流。淹润惯熟,玲珑剔透,软款温柔。”
号寒啼饥
成语解释:因为饥饿寒冷而哭叫。形容挨饿受冻的悲惨生活。
成语出处:唐・韩愈《进学解》:“冬暖而儿号寒,年丰而妻啼饥。
得兔忘蹄
成语解释:犹言得鱼忘荃。蹄,兔罝。语出《庄子·外物》:“蹄者所以在兔,得兔而忘蹄。
”。成语出处:语出《庄子・外物》:“蹄者所以在兔,得兔而忘蹄。”
替罪羊
成语解释:古代犹太教祭礼是替人承担罪过的羊。比喻代人受过。
成语出处:张平《抉择》:“你岂不是随时都会做替罪羊?”
虎体熊腰
成语解释:形容身材魁梧,体格健壮。
成语出处:明・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二回:“为首一将,生得广额阔面,虎体熊腰;吴郡富春人也,姓孙,名坚,字文台,乃孙武子之后。”
猿啼鹤唳
成语解释:猿和鹤凄厉地啼叫。
成语出处: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五十三回:“两崖分虎踞龙盘,四面有猿啼鹤唳。”
猿啼鹤怨
成语解释:见“猿啼鹤唳”。
成语出处:明・汤显祖《牡丹亭・御淮》:“听得猿啼鹤怨,泪湿征袍如汗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