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in的成语(共293个)
- 民脂民膏- 成语解释:脂、膏:动植物体内的油质。 
 比喻劳动人民用血汗换来的物质财富。- 成语出处:五代 孟昶《戒石文》:“尔俸尔禄,民脂民膏。” 
- 民以食为天- 成语解释:天:比喻赖以生存的最重要的东西。 
 人民以粮食为自己生活所系。指民食的重要。- 成语出处:东汉・班固《汉书・郦食其传》:“王者以民为天,而民以食为天。” 
- 官逼民反- 成语解释:在反动统治者的残酷剥削和压迫下,人民无法生活,被迫奋起反抗。 - 成语出处:清・魏源《圣武记》第九卷:“初教匪起事,皆以官逼民反为词。” 
- 吊民伐罪- 成语解释:吊:慰问;伐:讨伐。 
 慰问受苦的人民,讨伐有罪的统治者。- 成语出处:《宋书・索虏传》:“兴云散雨,慰大旱之思;吊民伐罪,积后己之情。” 
- 天视自我民视,天听自我民听- 成语解释:天视、天听:古人认为天有意志和知觉,可以视听。 
 天的视听通过人民的视听来体现。指按人民的意愿和喜好办事。- 成语出处:《尚书・泰誓中》:天视自我民视,天听自我民听。 
- 救民水火- 成语解释:救:拯救;水火:水深火热。 
 从水深火热中拯救老百姓。- 成语出处: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梁惠王下》:“今燕虐其民,王往而征之,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。” 
- 独夫民贼- 成语解释:独夫:残暴无道、众叛亲离的暴君;民贼:祸害人民的人。 
 残暴无道、祸害人民的反动统治头子。- 成语出处:《尚书・泰誓下》:“独夫受,洪惟作威,乃汝世仇。”先秦・孟轲《孟子・告子下》:“今之所谓良臣,古之所谓民贼也。” 
- 民不堪命- 成语解释:民众负担沉重,痛苦得活不下去。 - 成语出处: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桓公二年》:“宋殇公立,十年十一战,民不堪命。” 
- 民不聊生- 成语解释:聊:依靠。 
 老百姓无法生活下去。- 成语出处:西汉・司马迁《史记・张耳陈余列传》:“百姓罢敝,头会箕敛,以供军费,财匮力尽,民不聊生。” 
- 益国利民- 成语解释:对国家、对人民都有利。 - 成语出处:《周书・文帝纪下》:“参考变通,可以益国利民便时适治者,为二十四新制。” 
- 保境息民- 成语解释:保卫国家边疆,使人民得以安宁。 - 成语出处:《周书・刘雄传》:“先是,国家与齐通好,约言各保境息民,不相侵扰。” 
- 济世安民- 成语解释:使国家得到治理,百姓安居乐业。 - 成语出处:《旧唐书・太宗本纪上》:“龙凤之姿,天日之表,其年将二十,必能济世安民矣。” 
- 文思敏捷- 成语解释:形容写文章的思路迅速而灵敏。 - 成语出处:《旧唐书・陆扆传》:扆文思敏速,初无思虑,挥翰如飞,文理俱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