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  3. 拼音索引
  4. M
  5. min

min的成语(共293个)

  • 祸国殃民

    huò guó yāng mín

    成语解释:祸、殃:带来灾难;使受损害。
    危害国家;残害人民。

    成语出处:章炳麟《正学报缘起・例言》:“如去岁兖州之变,西报指斥疆臣,谓其祸国殃民,肉不足以啖狗彘。”

  • 民膏民脂

    mín gāo mín zhī

    成语解释:膏、脂:油脂。
    比喻人民用血汗创造的财富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・张唐英《蜀壽杌》下卷:“尔俸尔禄,民膏民脂。为人父母,罔不仁慈。”

  • 为民请命

    wèi mín qǐng mìng

    成语解释:请命:请示保全生命。
    泛指有相当地位的人代表百姓向当权者陈述困难,提出要求。

    成语出处:西汉・司马迁《史记・淮阴侯列传》:“因民之欲,西向为百姓请命,则天下风走而响应矣,孰敢不听!”

  • 王子犯法,庶民同罪

    wáng zǐ fàn fǎ , shù mín tóng zuì

    成语解释:王子犯了法,和老百姓一样处以罪刑。指王法对于王子、平民是一样的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野叟曝言》第六七回:“众人都道说那里话,王子犯法,庶民同罪,这是因奸杀命的事,既犯到官,还有活命的吗。”

  • 绵绵缗缗

    mián mián mínmín

    成语解释:绵绵:连绵不断的样子。
    连绵不断的样子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梅曾亮《盋山余霞阁记》:“其东南万屋沉沉,炊烟如人立,各有所企,微风绕之,左引右挹。绵绵缗缗。”

  • 元元之民

    yuán yuán zhī mín

    成语解释:众百姓;善良的百姓。

    成语出处:汉・贾谊《过秦论》:“即元元之民,冀得安其性命,莫不虚心而仰上。”

  • 蚩蚩者民

    chī chī zhě mín

    成语解释:蚩蚩:无知的样子。
    无知识的就是老百姓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诗经・卫风・氓》:“氓之蚩蚩,抱布贸丝。”

  • 为国为民

    wéi guó wéi mín

    成语解释:指不谋私利,为国家和人民效力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无名氏《渔樵闲话》第一折:“有为国为民贤才,因苦谏不听,反遭诛戮。”

  • 民贼独夫

    mín zéi dú fū

    成语解释:指残害人民众叛亲离的反动统治者。

    成语出处:范文澜《中国通史》第二编第一章第一节:“这种险惨刻毒的民贼独夫思想,与孔孟正统派的仁义学说恰恰处于对立的地位。”

  • 民殷财阜

    mín yīn cái fù

    成语解释:殷:殷实,富足;阜:丰富。
    民众富足,物产丰饶。

    成语出处:汉・扬雄《法言・孝至》:“君人者务在殷民阜财,明道信义。”

  • 治国安民

    zhì guó ān mín

    成语解释:治:治理;安:使安定;这里指使人民各安其业的意思。
    治理国家;使百姓安定。

    成语出处:东汉・班固《汉书・食货志上》:“财者,帝王所以聚人守位,养成群生,奉顺天德,治国安民之本也。”

  • 富国安民

    fù guó ān mín

    成语解释:使国家富强,人民安居乐业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后汉书・方术许杨传》:“明府今兴立废业,富国安民,谣童之言,将有征于此,诚愿以死效力。”

  • 物阜民安

    wù fǔ mín ān

    成语解释:阜:丰富。
    物产丰富,人民安乐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后汉书・刘陶传》:“夫欲民殷财阜,要在止役禁夺。”

  • 民为邦本

    mín wéi bāng běn

    成语解释:邦:国家。
    人民是立国之本。

    成语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五子之歌》:“皇祖有训,民可近不可下。民惟邦本,本固邦宁。”

  • 民不安枕

    mín bù ān zhěn

    成语解释:安:安稳。
    人民不能安心睡觉。形容生活极不稳定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李宝嘉《文明小史》第43回:“被他这一闹,却闹得人心皇皇,民不安枕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