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  3. 拼音索引
  4. M
  5. min

min的成语(共293个)

  • 为民除害

    wèi mín chú hài

    成语解释:替老百姓铲除祸害。为:替;给。

    成语出处: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蜀志・秦宓传》:“禹疏江决河,东注于海,为民除害,生民已来功莫先者。”

  • 忧国忧民

    yōu guó yōu mín

    成语解释:为国家的前途和人民的命运而担忧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战国策・齐策》:“寡人忧国爱民,固愿得士以治之。”

  • 忧国爱民

    yōu guó ài mín

    成语解释:忧心国家,爱护百姓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战国策・齐策》:“寡人忧国爱民,固愿得士以治之。”

  • 敬谢不敏

    jìng xiè bù mǐn

    成语解释:谢:推辞;敏:聪明。
    恭敬地表示不能接受或能力不够。表示推辞的客气话。

    成语出处:左丘明《左传・襄公三十一年》:“使士文伯谢不敏焉。”

  • 伐罪吊民

    fá zuì diào mín

    成语解释:伐:讨伐。
    吊:慰问。
    讨伐有罪,拯救百姓。常用以作为发动战争的口号。

    成语出处:南朝・梁・任方《百辟劝进今上笺》:“伐罪吊民,一匡靖乱。”

  • 民淳俗厚

    mín chún sú hòu

    成语解释:民风质朴敦厚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宋濂《敦睦堂记》:“海东之邑,闻有民淳俗厚如邹、鲁,必张氏之化也欤!”

  • 民穷财尽

    mín qióng cái jìn

    成语解释:人民穷困,国家财富也消耗完了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京本通俗小说・拗相公》:“况且民穷财尽,百姓饔餐不饱,没闲钱去养马骡。”

  • 民生凋敝

    mín shēng diāo bì

    成语解释:民生:人民的生计;凋敝:破落;衰败。
    形容社会经济衰败;人民生活困苦。

    成语出处:东汉・班固《汉书・循吏传序》:“民用凋敝,奸宄不禁。”

  • 国泰民安

    guó tài mín ān

    成语解释:泰:太平。
    国家太平;人民生活安定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・吴自牧《梦梁录・山川神》:“每岁海潮太溢,冲激州城,春秋醮祭,诏命学士院撰青词以祈国泰民安。”

  • 安民告示

    ān mín gào shì

    成语解释:安:安定;告示:布告。
    ①原指官府在新官上任或社会变乱后;为安定民心所发布的文告。②现借指把要办的事或问题预先通知下来;让大家有所准备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黄小配《洪秀全演义》第25回:“李秀成全不费力,已拔了南康城……先出安民告示,次第收复汝宁、饶州各郡县。”

  • 与民同乐

    mín tóng lè

    成语解释:原指君王施行仁政,与百姓休戚与共,同享欢乐。后泛指领导与群众一起游乐,共享幸福。

    成语出处: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梁惠王下・庄暴见孟子》:“今王四猎于此,百姓闻王车马之音,见羽旄之美,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:‘吾王庶几无疾病与,何以能田猎也?’此无他,与民同乐也。”

  • 民和年丰

    mín hé nián fēng

    成语解释:百姓安居,年成很好。

    成语出处: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桓公六年》:“奉盛以告曰:‘洁粢丰盛’,谓其三时不害而民和年丰也。”

  • 爱民如子

    ài mín rú zǐ

    成语解释:旧时称赞某些统治者爱护百姓,就象爱护自己的子女一样。

    成语出处:西汉・刘向《新序・杂事一》:“良君将赏善而除民患,爱民如子,盖之如天,容之若地。”

  • 保国安民

    bǎo guó ān mín

    成语解释:保卫国家,使人民安居乐业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62回:“若以礼币请他,拜为上将,可以扫清水寨,殄灭狂徒,保国安民。”

  • 广土众民

    guǎng tǔ zhòng mín

    成语解释:土地广阔,人民众多。

    成语出处: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尽心上》:“广土众民,君子欲之,所乐不存焉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