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  3. 拼音索引
  4. G
  5. gong

gong的成语(共1080个)

  • 劳苦功高

    láo kǔ gōng gāo

    成语解释:劳苦:劳累辛苦。
    出了极大的力气;立下了很大的功劳。

    成语出处:西汉・司马迁《史记・项羽本纪》:“劳苦而功高如此,未有封侯之赏,而听细说,欲诛有功之人,此亡秦之续身。”

  • 克己奉公

    kè jǐ fèng gōng

    成语解释:克己:克制自己的私欲;奉公:以公事为重。
    指严格要求自己;一心为公。

    成语出处:南朝・宋・范晔《后汉书・祭遵传》:“遵为人廉约小心,克己奉公,赏赐辄尽与士卒,家无私财。”

  • 论功行赏

    lùn gōng xíng shǎng

    成语解释:论:按照;行:施行。
    按照功劳的大小给以不同奖赏。

    成语出处: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吴志・顾谭传》:“时论功行赏,以为驻敌之功大,退敌之功小。”

  • 将功补过

    jiāng gōng bǔ guò

    成语解释:将:拿;补:补偿。
    用功劳补偿过错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晋书・王敦传》:“当令任不过分,役其所长,以功补过,要之将来。”

  • 惊弓之鸟

    jīng gōng zhī niǎo

    成语解释:被弓箭吓怕了的鸟。比喻受过惊吓的人;遇到一点情况就惶恐不安。也作“伤弓之鸟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晋书・王鉴传》:“黩武之众易动,惊弓之鸟难安。”

  • 背公向私

    bèi gōng xiàng sī

    成语解释:指损公肥私,违法求利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宋书・百官志下》:“二千石不奉诏书,遵承典制,背公向私,旁诏守利,侵渔百姓,聚敛为奸。”

  • 洁己奉公

    jié jǐ fèng gōng

    成语解释:保持自身廉洁,一心奉行公事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宋书・林邑传》:“法命肃齐,文武毕力,洁己奉公,以身率下。”

  • 贿赂公行

    huì lù gōng xíng

    成语解释:贿赂:因请托而私赠财物;公行:公开做。
    指公开行贿受赂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陈书・皇后传・后主张贵妃》:“内外勾结,转相引进,贿赂公行,赏罚无常。”

  • 谦恭下士

    qiān gōng xià shì

    成语解释:旧时指达官贵人对地位不高但有才德的人谦虚而有礼貌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陈书・始兴王伯茂传》:“伯茂性聪敏,好学,谦恭下士。”

  • 矜功恃宠

    jīn gōng shì chǒng

    成语解释:矜:自高自大。
    自夸功高,依仗恩宠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魏书・王卫仪传》:“太祖以仪器望,待之尤重,数幸其第,如家人礼。仪矜功恃宠,遂与宜都公穆崇谋为乱。”

  • 贿货公行

    huì huò gōng xíng

    成语解释:同“贿赂公行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周书・晋荡公护传》:“任情诛暴,肆行威福,明党相扇,贿货公行。”

  • 同生共死

    tóng shēng gòng

    成语解释:生死与共,形容情谊极深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・魏征《隋书・郑译传》:“郑译与朕同生共死,间关危难,兴言急此,何日忘之。”

  • 立功赎罪

    gōng shú zuì

    成语解释:立功:建立功绩;赎:补偿。
    建立功绩来补偿罪行或过失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旧唐书・王孝杰传》:“遣使斩宏晖以徇。使未至幽州,而宏晖已立功赎罪,竟免诛。”

  • 好大喜功

    hào dà xǐ gōng

    成语解释:好:爱好;喜欢;功:功绩;成就。
    原指封建帝王喜好扩大疆土;炫耀武功。后指做事冒进浮夸;图大贪功。

    成语出处:北宋《新唐书・太宗纪赞》:“至其牵于多爱,复立浮图,好大喜功,勤兵于远;此中材庸主之所常为。”

  • 里外夹攻

    lǐ wài jiā gōng

    成语解释:从里、外两方面配合同时进攻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新五代史・吴越世家》:“乃取其军号,内外夹攻,号令相应,淮人以为神,遂人败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