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  3. 拼音索引
  4. G
  5. gang

gang的成语(共112个)

  • 恨铁不成钢

    hèn tiě bù chéng gāng

    成语解释:怨恨铁不能被炼成钢。形容对所期望的人要求严格;恨他不争气;迫切希望他变得更好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96回:“只为宝玉不上进,所以时常恨他,也不过是‘恨铁不成钢’的意思。”

  • 纲举目张

    gāng jǔ mù zhāng

    成语解释:纲;鱼网上的总绳;比喻事物的主干部分。目:网眼;比喻事物的从属部分。
    比喻抓住事物的关键;就可以带动其他环节。也比喻条理分明。

    成语出处:战国・吕不韦《吕氏春秋・用民》:“壹引其纲,万目皆张。”汉・郑玄《序》:“举一纲而万目张,解一卷而众篇明。”

  • 敲竹杠

    qiāo zhū gàng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利用别人的弱点或以某事为借口来讹诈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17回:“兄弟敲竹杠,也算会敲的了,难道这里头还有竹杠不成?”

  • 血气方刚

    xuè qì fāng gāng

    成语解释:形容年轻人精力正旺盛。血气:指精力;方:正;刚:旺盛。

    成语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季氏》:“及其壮也,血气方刚,戒之在斗。”

  • 刚愎自用

    gāng bì zì yòng

    成语解释:刚:强硬。
    愎:固执;任性。
    刚愎:倔强固执;不接受别人的意见。
    自用:自以为是。
    固执任性;自以为是。

    成语出处: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宣公十二年》:“刚愎不仁,未肯用命。”

  • 振领提纲

    zhèn lǐng tí gāng

    成语解释:提纲挈领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・魏征《隋书・文学传・潘徽》:“总括油素,躬披缃缥,芟芜刈楚,振领提纲,去其繁杂,撮其指要,勒成一家,名曰《江都集礼》。”

  • 提纲挈领

    gāng qiè lǐng

    成语解释:抓住纲绳;提起衣领。比喻抓住要领;简明扼要。纲:鱼网的总绳;挈:提起。

    成语出处:先秦・韩非《韩非子・外储说右下》:“善张网者引其纲,不一一摄万目而后得。”

  • 顿纲振纪

    dùn gāng zhèn jì

    成语解释:整顿朝纲,重振法纪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资治通鉴・周显王四十八年》:“夫贤者,其德足以敦化正俗,其才足以顿纲振纪。”胡三省注:“顿,谓整顿。”

  • 刚正不阿

    gāng zhèng bù ē

    成语解释:刚:刚直;直:正直;不阿:不逢迎。
    刚直方正而不逢迎附合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蒲松龄《聊斋志异・一员官》:“济南同知吴公,刚正不阿。”

  • 岗头泽底

    gāng tóu zé dǐ

    成语解释:唐代极重视世族,崔、卢、李、郑为甲门四姓,称卢氏为岗头卢,李氏为泽底李。泛称豪门世族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・元稹《去杭州》:“骏骨凤毛真可贵,岗头泽底何足论。”

  • 金刚努目

    jīn gāng nǔ mù

    成语解释:形容面目威猛可畏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太平广记》卷一七四引宋・庞元英《谈薮・薛道衡》:“隋吏部侍郎薛道衡,尝游钟山开善寺,谓小僧曰:‘金刚何为努目?菩萨何为低眉?’小僧答曰:‘金刚努目,所以降伏四魔;菩萨低眉,所以慈悲六道。’道衡怃然不能对。”

  • 金刚怒目

    jīn gāng nù mù

    成语解释:金刚:旧时寺院山门内的四大天王塑像;俗称四大金刚。
    形容面目威猛可怕。原作“金刚努目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・庞元英《谈薮・薛道衡》:“金刚努目,所以降伏四魔;菩萨低眉,所以慈悲六道。”

  • 刚毅木讷

    gāng yì mù nè

    成语解释:刚:坚强;毅:果决;木:质朴;讷:说话迟钝,此处指言语谨慎。
    孔子称颂人的四种品质。

    成语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子路》:“刚毅木讷,近仁。”

  • 茹柔吐刚

    rú róu tǔ gāng

    成语解释:柔:软;刚:硬。
    吃下软的,吐出硬的。比喻怕强欺软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诗经・大雅・烝民》:“人亦有言,柔则茹之,刚则吐之。”

  • 吐刚茹柔

    gāng rú róu

    成语解释:柔:软;刚:硬。
    吐出硬的,吃下软的。比喻怕强欺软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诗经・大雅・烝民》:“人亦有言,柔则茹之,刚则吐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