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ang的成语(共112个)
柔能制刚
成语解释:指以柔弱的手段能够制服刚强的人。亦作“柔能制刚,弱能制强。”。
成语出处:《后汉书・臧宫传》:“黄石公记曰:‘柔能制刚,弱能制强。’柔者德也,刚者贼也,弱者仁之助也,强者怨之归也。”
纲纪废弛
成语解释:纲:政纲。
纪:法纪。
废弛:颓废松弛。
国家的政纲、法纪、秩序松弛不振。成语出处:东汉・班固《汉书・王莽传》:“朝政崩坏,纲纪废弛,危亡之祸,不隧如发。”
剑老无芒,人老无刚
成语解释:芒:锋芒;刚:坚强。
剑用久了,锋芒都磨光了,人老了就没有刚强之气。成语出处:明・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32回:“桓公虽然是个英主,却不道:‘剑老无芒,人老无刚。’”
力能扛鼎
成语解释:扛:用双手举起沉重的东西。
鼎:三足两耳的青铜器。
形容气力特别大。亦比喻笔力雄健。成语出处:西汉・司马迁《史记・项羽本纪》:“籍(项羽)长八尺余,力能扛鼎,才气过人。”
以柔克刚
成语解释:用柔软的去克制刚强的。
成语出处:三国・蜀 诸葛亮《将苑》:“善将者,其刚不可折,其柔不可卷,故以弱制强,以柔制刚。”
百炼之钢
成语解释:炼:用加热的方法提纯。
指久经烤炼、坚强不屈的人。成语出处:汉・陈琳《武军赋》:“铠则东胡阙巩,百炼精刚。”
金刚眼睛
成语解释:指目光锐利能洞彻原形的眼睛。
成语出处:宋・严羽《沧浪诗话・诗法》:“看诗须着金刚眼睛,庶不眩于旁门小法。”
避风港
成语解释:一种无装卸设备、在暴风雨时使船只得到掩护的港口。比喻一块可以躲避危险的地方。
成语出处:张贤亮《心安即福地》:“外面的世界虽然波涛汹涌,家总是一个安宁的避风港。”
扛大梁
成语解释:比喻承担重任。
成语出处:姜树茂《渔岛怒潮》第17章:“如今老会长被捕,全村就靠你扛大梁。”
纲纪四方
成语解释:纲纪:治理,管理。
治理天下。成语出处:《诗经・大雅・棫朴》:“勉勉我王,纲纪四方。”
匡正纲纪
成语解释:指纠正法度。
成语出处:南朝・宋・范晔《后汉书・何敞传》:“上当匡正纲纪,下当济安元元。”
沉潜刚克
成语解释:沉潜:深沉不露;刚克:以刚强见胜。
形容深沉不露,内蕴刚强。成语出处:《尚书・洪范》:“沉潜刚克,高明柔克。”
柔茹刚吐
成语解释:软的吃下去,硬的吐出来。比喻欺软怕硬。
成语出处:《诗经・大雅・烝民》:“人亦有言,柔则茹之,刚则吐之。惟仲山甫,柔亦不茹,刚亦不吐。”
扛鼎拔山
成语解释:扛:双手举起。
拔起大山,举起重鼎。形容力气很大。成语出处:西汉・司马迁《史记・项羽本纪》:“力能扛鼎,才气过人。又:“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,自为诗曰:'力拔山兮气盖世,时不利兮骓不逝。'”
步斗踏罡
成语解释:见“步罡踏斗”。
成语出处:明・无名氏《李云卿》第四折:“书符咒水,全无作用,步斗踏罡,专一胡躧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