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  3. 拼音索引
  4. E
  5. e

e的成语(共549个)

  • 浑浑噩噩

    hún hún èè

    成语解释:浑浑:厚厚;朴实厚道;噩噩:严正的样子。
    指浑厚而严正的样子。现多形容糊里糊涂;愚昧无知。

    成语出处:汉・扬雄《法言・问神》:“虞夏之《书》浑浑尔,《商书》灏灏尔,《周书》噩噩尔。”

  • 善善恶恶

    shàn shàn wù è

    成语解释:称赞善事,憎恶坏事。形容人区别善恶,爱憎分明。

    成语出处:先秦・荀况《荀子・强国》:“彼先王之道也,一人之本也,善善恶恶之应也,治必由之,古今一也。”

  • 混混噩噩

    hún hún èè

    成语解释:无知无识,糊里糊涂。

    成语出处:孙中山《建国方略・知行总论》:“三代以前,人类混混噩噩,不识不知,行之而不知其道。”

  • 讹以滋讹

    é yǐ zī é

    成语解释:把本来错误的东西加以传播,越传越错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侯方域《为司徒公与宁南侯书》:“而无如市井仓皇,讹以滋讹,几于三人成虎。”

  • 讹以传讹

    é yǐ chuán é

    成语解释:把本来就是错误的东西妄加传播,越传越错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郎瑛《七修类稿・辩证上・爱妾换马》:“不然,长髯紫衣,怪诞幽显之说,何其骇异哉?后人又不考而吟咏焉,讹以传讹也。”

  • 以讹传讹

    é chuán é

    成语解释:以:拿;把;讹:谬误;错误的。
    把本来就不正确的东西流传出去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曹雪芹《红楼梦》:“况且他原是到过这个地方的,这两事虽无考,古往今来,以讹传讹,好事者竟故意的弄出这古迹来以愚人。”

  • 除恶务尽

    chú è wù jìn

    成语解释:除:去除;恶:邪恶;指坏人坏事;务:必须;一定。
    清除坏人坏事必须干净、彻底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尚书・泰誓下》:“树德务滋,除恶务尽。”

  • 不念旧恶

    bù niàn jiù è

    成语解释:念:记住;旧:过去的;恶:恶劣的行为;指怨恨;仇怨。
    不记住或不计较过去和别人的仇恨。

    成语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公冶长》:“子曰:‘伯夷、叔齐不念旧恶,怨是用希。’”

  • 恶贯满盈

    è guàn mǎn yíng

    成语解释:恶:罪恶;贯:穿钱的绳子;每一千枚为一贯;盈:满。
    罪恶多得像穿钱一样;已经穿满了一贯还没完。形容罪大恶极已经到该受惩罚的时候了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尚书・泰誓》上:“商罪贯盈,天命诛之。”

  • 惩恶劝善

    chéng è quàn shàn

    成语解释:惩:责罚;劝:勉励。
    惩罚坏人,奖励好人。

    成语出处:左丘明《左传・成公十四年》:“《春秋》之称微而显,志而晦……惩恶而劝善。非圣人谁能修之?”

  • 额手称庆

    é shǒu chēng qìng

    成语解释:额:头;称:说;表示;额手:以手加额;手拍额头。
    是把手放在额头上表示庆幸。形容人们在忧困中获得喜迅时高兴和喜悦的神态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:“文公至绛,国人无不额手称庆。”

  • 简明扼要

    jiǎn míng é yào

    成语解释:扼要:抓住要点。
    简单明了;抓住要点。

    成语出处:毛泽东《党委会的工作方法》:“讲话、演说、写文章和写决议案,都应当简明扼要。”

  • 恶作剧

    è zuò jù

    成语解释:捉弄人的使人难堪的行动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蒲松龄《聊斋志异・婴宁》:“观其孜孜憨笑,似全无心肝者,而墙下恶作剧,其黠孰甚焉!”

  • 恶事行千里

    è shì xíng qiān lǐ

    成语解释:指好事不容易被人知道,坏事却传播得极快(含有劝告的意思)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・孙光宪《北梦琐言》卷六:“所谓好事不出门,恶事行千里,士君子得不戒之乎?”

  • 好事不出门,恶事传千里

    hǎo shì bù chū mén , è shì chuán qiān lǐ

    成语解释:指好事不容易被人知道,坏事却传播得极快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24回:“自古道:‘好事不出门,恶事传千里。’不到半月之间,街坊邻舍,都知得了,只瞒着武大一个不知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