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的成语(共549个)
- 飞蛾投火- 成语解释:象蛾子扑火一样。比喻自找死路、自取灭亡。 - 成语出处: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到溉传》:“如飞蛾之赴火,岂焚身之可吝。” 
- 飞蛾扑火- 成语解释:蛾:像蝴蝶似的昆虫。 
 飞蛾扑到火上。比喻自寻死路;自取灭亡。- 成语出处: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到溉传》:“如飞蛾之赴火,岂焚身之可吝。” 
- 西山饿夫- 成语解释:指不食周粟的伯夷与叔齐。 - 成语出处: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刘显传》:“之遴尝闻夷、叔、柳惠,不逢仲尼一言,则西山饿夫、东土黜士,名启施于后世。” 
- 恶衣菲食- 成语解释:粗劣的衣食。形容生活俭朴。 - 成语出处: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太祖张皇后等传序》:“高祖拨乱反正,深鉴奢逸,恶衣菲食,务先节俭。” 
- 恶稔贯盈- 成语解释:稔:成熟;贯盈:穿满了绳索,指到了极点。 
 罪恶积蓄成熟,像钱串已满。形容作恶多端,末日来临。- 成语出处: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侯景传》:“而恶稔贯盈,元凶殒毙,弟洋继逆,续长乱阶。” 
- 极恶穷凶- 成语解释:指极端凶恶。 - 成语出处:《陈书・废帝纪》:“逆贼华皎,极恶穷凶,遂树立萧岿,谋危社稷。” 
- 祸盈恶稔- 成语解释:犹言罪恶累累。稔,喻积久。 - 成语出处:《周书・武帝纪》:“既祸盈恶稔,众叛亲离,不有一戎,何以大定。” 
- 恶稔祸盈- 成语解释:稔:成熟;盈:满,指到了极点。 
 罪恶积蓄成熟,像钱串已满。形容作恶多端,末日来临。- 成语出处:《周书・武帝纪》:“伪齐违信背约,恶稔祸盈。” 
- 嫉恶好善- 成语解释:嫉:憎恨;好:喜欢。 
 憎恨坏人坏事,鼓励好人好事。- 成语出处:《旧唐书・王珪传》:“至如激浊扬清,嫉恶好善,臣于数子,亦有一日之长。” 
- 疾恶好善- 成语解释:憎恨丑恶,喜好善美。形容事非界线清楚。 - 成语出处:北宋《新唐书・王珪传》:“至激浊扬清,疾恶好善,臣于数子有一日之长。” 
- 杜耳恶闻- 成语解释:塞住耳朵不愿听。 - 成语出处:《旧五代史・唐书・末帝纪中》:“怀忠抱直之人,虚心谒见;便佞诡随之说,杜耳恶闻。” 
- 扼吭夺食- 成语解释:扼:用力掐着;亢:咽喉。 
 扼住喉咙,夺走吃的东西。比喻使人处于绝境。- 成语出处:《元史・陈祖仁传》:“乃欲驱疲民以供大役,废其耕耨而荒其田亩,何异扼其吭而夺其食,以速其毙乎?” 
- 讹言惑众- 成语解释:讹言:诈伪的话。 
 用谣言欺骗迷惑群众。- 成语出处:《元史・世祖五》:“癸丑,初建东宫,甲寅,诛西京讹言惑众者。” 
- 响遏行云- 成语解释:遏:阻止。 
 指声音高入云霄;把浮动着的云彩也阻止了。形容歌声嘹亮有力;悦耳动听。- 成语出处:战国・郑 列御寇《列子・汤问》:“饯于郊衢,抚节悲歌,声振林木,响遏行云。” 
- 峨峨洋洋- 成语解释:本用以形容音乐高亢奔放。后亦用以形容欢乐之态。语本《列子·汤问》:“伯牙善鼓琴,锺子期善听。 
 伯牙鼓琴,志在高山,锺子期曰:‘善哉!峨峨兮若泰山。
 ’志在流水,锺子期曰:‘善哉!洋洋兮若江河。
 ’”。- 成语出处:语本《列子・汤问》:“伯牙善鼓琴,锺子期善听。伯牙鼓琴,志在高山,锺子期曰:‘善哉!峨峨兮若泰山。’志在流水,锺子期曰:‘善哉!洋洋兮若江河。’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