偏正式的成语(共7976个)
志诚君子
成语解释:君子:指品德高尚的人。
形容志行诚笃的人。成语出处:明・徐霖《绣襦记・姨鸨夸机》:“他是个志诚君子,与别人不同,怎么开口起发他的?”
以丰补歉
成语解释:把丰年积余的粮食储备起来,留待灾年歉收时使用。
成语出处:毛泽东《做革命的促进派》:“以丰补歉,很有必要。”
移的就箭
成语解释:移动箭靶靠近箭。比喻曲意迁就。
成语出处:唐・刘知幾《史通・书志》:“移的就箭,曲取相谐。”
倚大欺小
成语解释:凭借自己强大去欺负弱小的人。
成语出处:清・吴璿《飞龙全传》第24回:“你就将铁锤打他,也算你倚大欺小,量窄不容。”
一床两好
成语解释:比喻夫妇两人情投意合。
成语出处:宋・曾慥《高摘漫录》:“一床两好世间无,好女如何得好夫,高卷珠帘明点烛,试教菩萨看麻胡。”
舐犊之私
成语解释:舐:舔;犊:小牛仔;私:偏爱。
老牛爱抚小牛,用舌舐舔。比喻爱儿女之情。成语出处:明・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六回:“州吁之恶,皆逆子所酿成,诸君请从轻典,得无疑我有舐犊之私乎?”
衣绣夜行
成语解释:衣:穿。
绣:锦绣。
穿着精美鲜艳的锦绣衣服夜间上街行走。比喻人富贵以后不为人知。亦作“衣锦夜游”、“衣锦夜行”。成语出处:西汉・司马迁《史记・项羽本纪》:“项王见秦宫室皆以烧残破,又心怀思欲东归,曰:‘富贵不归故乡,如衣绣夜行,谁知之者!’”
噫呜流涕
成语解释:噫呜:哭声。
噫噫呜呜哭着流泪。成语出处:南朝・宋・范晔《后汉书・袁安传》:“及与公卿言国家事,未尝不噫呜流涕。”
以紫为朱
成语解释:见“以紫乱朱”。
成语出处:明・刘基《官箴中》:“俾好作恶,以紫为朱。”
一轰而起
成语解释:没有经过认真准备和严密组织,一下子行动起来。
成语出处:梁斌《红旗谱》第二卷:“一轰而起,一轰而散,他逮不住领头人儿,看他有什么法子?”
以售其伎
成语解释:售:推销,推行;伎:伎俩。
用来推行他的奸计。成语出处:唐・柳宗元《送娄图南秀才游淮南将入道序》:“偷一旦之容以售其伎,吾无有也。”
一望无垠
成语解释:辽远广阔,看不到边际。
成语出处:冯德英《苦菜花》第十章:“一轮火红的太阳升起来,普照着一望无垠的原野。”
倚门窥户
成语解释:谓攀附企望于他人。
成语出处:唐・王维《与工部李侍郎书》:“然不敢自列于下执事者,以为贱贵有伦,等威有序,以闲人持不急之务,朝夕倚门窥户,抑亦侍郎之所恶也。”
知过能改
成语解释:认识到自己错了就能够改正。
成语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子罕》:“过则勿惮改。”南朝・梁 周兴嗣《千字文》:“知过必改,得能莫忘。”
鬼蜮技俩
成语解释:见“鬼蜮伎俩”。
成语出处:鲁迅《华盖集续编・并非闲话(三)》:“古人常说‘鬼蜮技俩’,其实世间何尝真有鬼蜮,那所指点的,不过是这类东西罢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