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  3. 成语分类
  4. 偏正式

偏正式的成语(共7976个)

  • 五羖大夫

    wǔ gǔ dà fū

    成语解释:羖:公羊。
    特指春秋虞有贤才的大夫百里奚。

    成语出处:西汉・司马迁《史记・秦本纪》:“乃使人谓楚曰:‘吾媵臣百里奚在焉,请以五羖羊皮赎之。’……缪公大说,授之国政,号早曰‘五羖大夫’。”

  • 知出乎争

    zhì chū hū zhēng

    成语解释:知:智慧,知识。
    争:斗争,竞争。
    智慧从斗争中得来。

    成语出处:战国・宋・庄周《庄子・人间世》:“且若亦知夫德之荡而知之所为出乎哉?德荡乎名,知出乎争。”

  • 挹盈注虚

    yì yíng zhù xū

    成语解释:谓取有馀以补不足。

    成语出处:梁启超《生计学学说沿革小史》第九章:“三日转运百产挹盈注虚者,凡行商之以舟车漕挽大宗货物者是也。”

  • 溢美之语

    yì měi zhī yǔ

    成语解释:过分夸奖的话。

    成语出处:战国・庄子《庄子・人间世》:“夫两喜必多溢美之语,两怒必多溢恶之言。”

  • 一揽包收

    yī lǎn bāo shōu

    成语解释:谓总揽一切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十六:“指台抹凳,担汤担水,一揽包收,多是他上前替力。”

  • 蝇头小楷

    yíng tóu xiǎo kǎi

    成语解释:像苍蝇头一般大小的楷体汉字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钱泳《履园丛话・画学・画中人》:“年八十余,尚能作蝇头小楷。”

  • 覆盂之固

    fù yú zhī gù

    成语解释:覆:倒置;盂:圆口器皿;固:坚固。
    像倒置的盂一样安稳。比喻十分稳固,不可动摇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・王禹偁《拟留侯与四皓书》:“既而革秦之暴,篡尧之绪,定覆盂之固,成垂拱之风。”

  • 引而申之

    yǐn ér shēn zhī

    成语解释:把某种原则引申开来。

    成语出处:汉・许慎《说文解字・叙》:“引而申之,以究万原。”

  • 一蹶不兴

    yī juě bù xīng

    成语解释:见“一蹶不振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孙中山《兴中会章程》:“乃以庸奴误国,涂毒苍生,一蹶不兴,如斯之极。”

  • 以讦为直

    yǐ jié wéi zhí

    成语解释:讦:攻击别人短处或揭发别人隐私;直:直率。
    用攻击别人的短处,揭发别人隐私来表达自己的直率。

    成语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阳货》:“恶缴以为知者,恶不孙以为勇者,恶以讦为直者。”

  • 世代簪缨

    shì dài zān yīng

    成语解释:簪缨:古代官员的冠饰。
    世代做官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29卷:“又且世代簪缨,家资巨富,日常供奉,拟于王侯。”

  • 一串骊珠

    yī chuàn lí zhū

    成语解释:骊珠:一种珍贵的珠,传说出自骊龙颔下。
    比喻歌声宛转就象成串的骊珠一样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陶宗仪《辍耕录》:“有字多声少,有声少字多,所谓一串骊珠也。”

  • 易于反掌

    yì yú fǎn zhǎng

    成语解释:犹易如反掌。

    成语出处:汉・枚乘《上书谏吴王》:“必若所欲为,危于累卵,难于上天;变所欲为,易于反掌,安于泰山。”唐・冯用之《机论上》:“一得一失,易于反掌,一兴一亡,疾如旋踵,为国家者可不务乎?”

  • 一呵而就

    yī hē ér jiù

    成语解释:一口气完成。

    成语出处:郭绍虞《中国文学批评史》十四:“感兴不来,也不能勉强去酝酿。当它来的时候,酝酿成熟,故能提起锐笔,一呵而就。”

  • 一蹴可就

    yī cù kě jiù

    成语解释:蹴:踏;就:成功。
    踏一步就成功。比喻事情轻而易举,一下子就成功。

    成语出处:茅盾《漫谈文艺创作》:“但是,世界观的改造决非一蹴可就,恐怕还有人体会不深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