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  3. 曾母投杼
zēngtóuzhù

曾母投杼

拼音
zēng mǔ tóu zhù
注音
ㄗㄥ ㄇㄨˇ ㄊㄡˊ ㄓㄨˋ
情感
中性成语
近义词
曾参杀人

曾母投杼的意思解释

指曾参的母亲听到“曾参杀人”的传闻接连三次,便信以为真,投杼而走,谓流言可畏。

曾母投杼出处

《战国策・秦策二》:“人告曾子母曰:‘曾参杀人。’曾子之母曰:‘吾子不杀人。’织自若。……其母惧,投杼逾墙而走。夫以曾参之贤与母之信也,而三人疑之,则慈母不能信也。”

曾母投杼用法

作宾语、定语;指流言可畏。

曾母投杼例子

联以不明,虽有曾母投杼之疑,犹冀言者不信,以为国福。(《三国志 吴书 孙权传》)

曾母投杼故事

春秋时期,鲁国有一个与大思想家曾参同名的人在外杀了人,有好事者跑到曾参的母亲那里说:“曾参杀了人。”曾母回答说:“我儿不会杀人。”照常织布。没多久又有人跑来误传曾参杀了人,这时曾母害怕,就投杼逾墙而走。

曾母投杼详细解释

曾母投杼释义①

曾母,指曾参的母亲。杼,织布用的梭。曾母投杼指因曾母再三听说曾参杀人,终于心生恐惧,丢下手中梭具逾墙逃走。比喻流言可畏或诬枉的灾祸。《三国志・卷四十七・吴书・吴主权传》:“朕以不明,虽有曾母投杼之疑,犹冀言者不信,以为国福。”《南朝梁・简文帝・六根忏文》:“谗言三至,曾母投杼,端木一说,越霸吴亡。”亦作“曾参杀人”。

曾母投杼释义②

曾母,指曾参的母亲。杼,织布用的梭。曾母投杼指因曾母再三听说曾参杀人,终于心生恐惧,丢下手中梭具逾墙逃走。比喻流言可畏或诬枉的灾祸。《见《三国志・卷四七・吴书・吴主权传》:“朕以不明,虽有曾母投杼之疑,犹冀言者不信,以为国福。”《南朝梁・简文帝〈六根忏文〉》:“谗言三至,曾母投杼,端木一说,越霸吴亡。”

参见“曾参杀人”。

“曾母投杼”的单字解释

  • 】céng
    曾zēng指与自己中间隔两代的亲属:曾祖父。曾孙。古同“增”,增加。竟,简直,还(h俰):“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,如太山、王屋何?”姓。曾céng尝,表示从前经历过:曾经。未曾…
  • 】mǔ
    母mǔ妈妈,娘:母亲。母性。母系。慈母。母忧(称母亲去世)。对女性长辈的称呼:姑母。舅母。雌性的,与“公”相对:母鸡。事物据以产生出来的:母国。母校。母音(元音)。一套东西中间可以…
  • 】tóu
    投tóu抛,掷,扔(多指有目标的):投篮。投弹(d刵)。跳进去:投河。自投罗网。放进去,送进去:投入。投资。投标。走向,进入:投宿(找地方住宿)。投奔。投靠。投降。投师(从师学习)…
  • 】zhù
    杼zhù织布机上的筘,古代亦指梭:机杼(a.指织布机,如“不闻杼杼声,惟闻女叹息”;b.喻诗文的构思和布局,如“自出杼杼”)。薄,削薄,减削:“凡为轮,行泽者欲杼,行山者欲侔”。笔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