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首页
  2. 字典
  3. 掫字的意思

掫怎么读 掫的意思

掫
汉字
读音
chōuㄔㄡzhōuㄓㄡzōuㄗㄡ
部首
提手旁
笔画
11画
结构
左右结构
五笔
RBCY
拆字
手取 或 扌取 或 才取
繁体
部首笔画
3
部外笔画
8
仓颉
QSJE
郑码
DCXS
四角
57040
电码
2244
统一码
63AB
笔顺
横、竖、横、横、竖、竖、横、横、横、横折、捺
异体字
更新

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zōu(ㄗㄡ)

⒈  巡夜打更:“宾将掫,主人辞。”

⒉  聚集。

⒊  成。

⒋  麻秆。

⒌  古地名,在今中国陕西省临潼县东北。

⒍  姓。

其他字义

zhōu(ㄓㄡ)

⒈  方言,从一侧或一端托起重物。

其他字义

chōu(ㄔㄡ)

⒈  拿取东西。

统一码

掫字UNICODE编码U+63AB,10进制: 25515,UTF-32: 000063AB,UTF-8: E6 8E AB。

掫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(CJK Unified Ideographs)。

相关字词

造字法

形声:从扌、周声

English

be on night watch; grasp

康熙字典

掫【卷十二】【手部】

夜戒守,有所擊。从手取聲。《春秋傳》曰:“賓將掫。”子侯切

说文解字注

(掫)夜戒守有所擊也。一本無守字。有所擊、謂類也。襄廿五年左傳。陪臣干掫有淫者。杜云。干掫、行夜也。昭廿年傳。賓將掫。杜云。掫、行夜也。周禮鎛師、當固皆云。夜三?。杜子春云。謂擊行夜戒守也。春秋傳所謂賓將趣。趣與?音相近。許不云擊、而云有所擊者、凡有聲可警覺者皆是。若?、亦行夜所擊者也。从手。取聲。子矦切。四部。春秋傳曰。賓將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