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首页
  2. 词典
  3. 工尺谱
ɡōnɡchě

工尺谱

拼音
ɡōnɡ chě pǔ
注音
ㄍㄨㄥ ㄔㄜˇ ㄆㄨˇ
繁体
工尺譜(尺chě)
五笔
a nyi yuo ( nyi c h ě )
更新

词语解释

工尺谱[ ɡōnɡ chě pǔ ]

⒈  我国古代记录乐谱的工具。由音高符号、调名符号、节奏符号和补充符号组成。晩唐时已出现,宋时称为“半字燕乐谱”,并以之与十二律相配。这种记谱形式随音乐的发展和不同地区、不同乐种的具体运用,在各种符号的写法上有很大的差别。明中叶后,随着昆腔的流行,逐渐形成一种常式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我国古代记录乐谱的工具。由音高符号、调名符号、节奏符号和补充符号组成。晚 唐 时已出现, 宋 时称为“半字讌乐谱”,并以之与十二律相配。这种记谱形式随音乐的发展和不同地区、不同乐种的具体运用,在各种符号的写法上有很大的差别。 明 中叶后,随着昆腔的流行,逐渐形成一种常式。

国语辞典

工尺谱[ ɡōnɡ chě pǔ ]

⒈  一种中国记录乐谱的方法。约产生于隋唐时代,由管乐器的指法记号逐渐演变而来。常见者用上、尺、工、凡、合、四、乙,依次记写七声。

近音词、同音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