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
在中间的成语(共144个)

  • 褎然

    yòu rán guàn shǒu

    成语解释:褎然:出众的样子。
    出众,超出同辈而居首席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曾国藩《圣哲画像记》:“我朝学者,以顾亭林为宗,《国史儒林传》褎然冠首。”

  • 方领

    yuán guān fāng lǐng

    成语解释:冠:古代的帽子。
    圆形帽方领袍衫。古代儒生的冠服。指读书人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・王勃《益州夫子庙碑》:“圆冠方领,再行邹鲁之风。”

  • 纳履

    zhèng guàn nà lǚ

    成语解释:端正帽子,穿好鞋子。古时讲李树下不要弄帽子,瓜田里不要弄鞋子,以避免有偷李摸瓜的嫌疑。亦作“正冠李下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晋・李阐《右光禄大夫西平靖侯颜府君碑》:“久要心许之信,夷险不爽;正冠纳展之嫌,终始不蹈。”

  • 纳履

    zhěng guàn nà lǚ

    成语解释:语本《乐府诗集·相和歌辞七·君子行》:“君子防未然,不处嫌疑间,瓜田不纳履,李下不正冠。
    ”后以“整冠纳履”比喻易招惹嫌疑的行动。

    成语出处:语本《乐府诗集・相和歌辞七・君子行》:“君子防未然,不处嫌疑间,瓜田不纳履,李下不正冠。”

  • 李下

    zhèng guàn lǐ xià

    成语解释:《乐府诗集·相和歌辞七·君子行》:“君子防未然,不处嫌疑间。
    瓜田不纳履,李下不整冠”。谓在李树下不整帽子,以避免偷李的嫌疑。后以“正冠李下”比喻做容易引起怀疑的事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乐府诗集・相和歌辞七・君子行》:“君子防未然,不处嫌疑间。瓜田不纳履,李下不整冠。”

  • 沐猴

    yī guān mù hóu

    成语解释:沐猴:猕猴。
    穿衣戴帽的猕猴。比喻人虚有其表而人品低下。

    成语出处:元・汪元亨《朝天子・归隐》曲:“厌襟裾马牛,笑衣冠沐猴。”

  • 优孟

    yī guān yōu mèng

    成语解释:春秋楚相孙叔敖死后,儿子很穷,优孟穿戴了孙叔敖的衣冠去见楚庄王,楚王受到感动。比喻假扮古人或模仿他人。指登场演戏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百一居士《壶天录》上卷:“衣冠优孟,最易动人,而淫戏靡靡,有声有色。”

  • 云集

    yī guān yún jí

    成语解释:衣冠:指士人阶层以上的人。
    达官显宦聚集在一起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梅鼎祚《玉合记・还玉》:“丹墀下玉皋星联,绮席上衣冠云集。”

  • 辐辏

    yī guān fú còu

    成语解释:衣冠:古代士人阶层以上戴冠;辐辏:车辐聚集。
    指聚集一处。比喻达官显宦汇聚一处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・杨炯《唐昭武校尉曹君神道碑》:“金城北峙,玉关西候,山泽骈罗,衣冠辐辏。”

  • 文物

    yī guān wén wù

    成语解释:衣冠:古代士以上戴冠,这里借喻文人众多。
    比喻太平盛世,文人众多,文化兴盛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・魏征《隋书・百官志》:于时三川定鼎,万国朝宗,衣冠文物,足为壮观。

  • 赫奕

    yī guān hè yì

    成语解释:赫奕:显赫光亮。
    服饰显赫光亮。指达官贵人的显赫气势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・杨炯《司兵参军陇西李宏赞》:“李宏门胄,衣冠赫奕。气蕴风霜,心如铁石。”

  • 甚伟

    yī guān shèn wěi

    成语解释:伟:壮美。
    衣着打扮壮观美好。

    成语出处:东汉・班固《汉书・张良传》:“四人者从太子,年皆八十有余,须眉皓白,衣冠甚伟。”

  • 礼乐

    yī guàn lǐ lè

    成语解释:指各种等级的穿戴服饰及各种礼仪规范。指封建社会中各种典章礼仪。

    成语出处:南朝・梁・任昉《策秀才文》:“百王之敝,齐季斯甚。衣冠礼乐,扫地无余。”

  • 中人

    yī guān zhōng rén
  • 之年

    jì guān zhī nián

    成语解释: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,指已成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