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
在中间的成语(共99个)

  • 所向

    suǒ xiàng pī mǐ

    成语解释:风所吹到的地方;草木全被吹倒。比喻力量所达到的地方;一切障碍全被扫除。所向:指风吹到的地方;靡:音米;披靡:草木被吹倒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萧确传》:“钟山之役,确苦战,所向披靡,群虏憚之。”

  • 望风

    wàng fēng pī mǐ

    成语解释:草木随风倒伏。比喻军队毫无斗志;老远看到对方的气势很盛;没交锋就溃散了。披靡:草木随风倒伏。

    成语出处:汉・司马相如《上林赋》:“应风披靡,吐芳扬烈。”

  • 戴月

    dài yuè pī xīng

    成语解释:身披星星,头顶月亮。形容早出晚归,辛勤劳动,或日夜赶路,旅途辛苦。

    成语出处:元・金仁杰《追韩信》第二折:“官人每不在家里快活,也这般披星戴月生受。”

  • 沥胆

    lì dǎn pī gān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开诚相见。也形容非常忠诚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・黄滔《启裴侍郎》:“沾巾堕睫,沥胆披肝,不在他门,誓于死节。”

  • 肝胆

    gān dǎn pī lì

    成语解释:犹言披肝沥胆。比喻极尽忠诚。

    成语出处:汤增璧《崇侠论》:“食人之禄,不顾其患,非志士所忍出;当其发难,则亦慷慨悲歌,顾盼生姿,自谓肝胆披沥,不忘平生一诺。”

  • 五月

    wǔ yuè pī qiú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清高廉洁。

    成语出处:晋・皇甫谧《高士传》卷上:“五月披裘而负薪,岂取金者哉?”

  • 手抄

    mù pī shǒu chāo

    成语解释:披:翻阅。
    边读书边抄录。形容读书刻苦认真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・胡仔《苕溪渔隐丛话后集・序》:“终日明窗净几,目披手抄,诚心好之,遂忘其劳。”

  • 带月

    dài yuè pī xīng

    成语解释:形容早起晚睡,奔波不息。

    成语出处:元・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四本第二折:“则合带月披星,谁着你停眠整宿?”

  • 秉笏

    bǐng hù pī páo

    成语解释:秉:执持;笏:古代大臣上朝时拿着的手板;披袍:身穿官服。
    比喻作官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无名氏《破风诗》第二折:“圣朝辅佐必良才,野有贤人久困埋,今朝察访当推举,秉笏披袍拜御阶。”

  • 擐甲

    huàn jiǎ pī páo

    成语解释:擐:穿;披:穿着。
    身披铠甲,穿上战袍。指准备战斗。

    成语出处:元・无名氏《破天阵》第三折:“有英雄虎将,开弓蹬弩,擐甲披袍。”

  • 逞怪

    chěng guài pī qí

    成语解释:炫耀奇异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方孝孺《息耕亭记》:“尚修其辞,逞怪披奇,穷精备思,遐观千载,竟亦何裨,此谓名劳。”

  • 剪发

    jiǎn fā pī zī

    成语解释:亦作“剪发被褐”。削发,身着僧尼服装。谓出家为僧尼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・蒋防《霍小玉传》:“妾便舍弃人事,剪发披缁,夙昔之愿。”

  • 烂若

    làn ruò pī jǐn

    成语解释:形容文辞华丽。

    成语出处:南朝・梁・刘义庆《世说新语・文学》:“潘文烂若披锦,无处不善;陆文若排沙简金,往往见宝。”

  • 烂若

    làn ruò pī zhǎng

    成语解释:形容对情况非常熟悉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王晫《今世说・客止》:“与人言古今成败,烂若披掌,听者忘倦。”

  • 握素

    wò sù pī huáng

    成语解释:犹言握铅抱椠。素,白绢,古代用以书写。黄,雌黄,古代用以校点书籍。

    成语出处:北齐・颜之推《颜氏家训・勉学》:“握素披黄,吟道咏德,苦辛无益者如日蚀,逸乐名利者如秋荼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