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
在中间的成语(共99个)

  • 枕戈

    zhěn gē pī jiǎ

    成语解释:见“枕戈坐甲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龙翰臣《复唐子实书》:“今日之事,将因一乡而累及一邑,因一邑而累及一省。此非有人维持调护之,则外军枕戈披甲之士,抑郁不扬。”

  • 露胆

    lù dǎn pī chéng

    成语解释:同“露胆披肝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王僧孺传》:“露胆披诚,何能以酬屡顾。”

  • 戴角

    dài jiǎo pī máo

    成语解释:戴:顶着;披:覆盖在肩上。
    指兽类或变为牲畜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天然痴叟《石点头・瞿凤奴情愆死盖》:“孙谨后日倘有异心,天诛地灭,万劫戴角披毛。”

  • 露胆

    lù dǎn pī gān

    成语解释:披露肝胆。比喻待人坦诚之至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・李远《蝉蜕赋》:“擘肌分理,有谢于昔时;露胆披肝,请从于今日。”

  • 斩荆

    zhǎn jīng pī jí

    成语解释:同“披荆斩棘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陈天华《论中国宜改创民主政体》:“吾民族以不挠不屈之气概,与外族战,与吐蕃战,与寒暑战,卒能斩荆披棘,蕃育子孙至数百万。”

  • 拽布

    zhuài bù pī má

    成语解释:见“拽布拖麻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元・武汉臣《老生儿》第一折:“但得一个生忿子拽布披麻扶灵柩,索强似那孝顺女罗裙包土筑坟台。”

  • 捣虚

    dǎo xū pī háng

    成语解释:捣虚:利用敌人空虚的地方攻击;吭:咽喉,比喻要害。
    攻击敌人空虚或要害的地方。

    成语出处:元・无名氏《五马破曹》第一折:准备着布纲张罗擒猛兽,捣虚披吭建功劳。

  • 负芒

    fù máng pī wěi

    成语解释:犹言披荆斩棘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陈梦雷《解介士传》:“王有事于越,敖,敖子弟出死力,负芒披苇,入海望潮,拨棹,蒙虎皮以冒锋镝。”

  • 剪发

    jiǎn fà pī hè

    成语解释:剪发:剪掉头发,指削发为僧;褐:兽毛或粗麻制成的短衣。
    比喻剪发为僧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・李公佐《谢小娥传》:“里中豪族争求聘,娥誓心不嫁。遂剪发被褐,访道于牛头山。”

  • 沥血

    lì xuè pī gān

    成语解释:见“沥血叩心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陈瑞生《再生缘》第54回:“实指望尽心竭力,不负天恩,沥血披肝,勤于王事。”

  • 沥血

    lì xuè pī xīn

    成语解释:见“沥血叩心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五代十国・前蜀・杜光庭《晋公后土醮词》:“诚切祷祈,沥血披心,仰希鉴祐。”

  • 散发

    sàn fà pī jīn

    成语解释:蓬松着头发,敞开衣襟。形容不修边幅的的悠闲神态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・柳永《过涧歇近》:回首江乡,月观风亭,不边石上,幸有散发披襟处。

  • 闻风

    wén fēng pī mǐ
  • 削发

    xuē fà pī zī

    成语解释:剃去头发,身着黑衣。表示出家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周楫《西湖二集・党阇黎一念错投胎》:“戴了儒衣儒冠,便是孔子;削发披缁,便是释牟尼佛。”

  • 应风

    yìng fēng pī mǐ

    成语解释:披靡:草木随风散倒。
    草木随风倒伏。比喻军队毫无斗志,老远看到对方的气势很盛,没有交锋就溃散了。

    成语出处:汉・司马相如《上林赋》:“应风披靡,吐芳扬烈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