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
在中间的成语(共1303个)

  • 犯顺

    nì tiān fàn shùn

    成语解释:背逆天意正道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周书・齐炀王宪传》:“直若逆天犯顺,此则自取灭亡。”

  • 辟地

    kāi tiān pì dì

    成语解释:辟:开辟。
    古代神话传说;盘古氏开天辟地;才开始了人类历史。用来指开创人类的历史或有史以来前所未有的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・魏征《隋书・音乐志中》:“开天辟地,峻岳夷海。”

  • 长江

    cháng jiāng tiān qiàn

    成语解释:堑:壕沟。
    长江为天然的坑堑、险要。旧时形容长江地势险要,不可逾越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南史・孙范传》:“隋师将济江,群官请为备防,范奏曰:‘长江天堑,古来险隔,虏军岂能飞渡?’”

  • 徙日

    yí tiān xǐ rì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盗弄政权。同“移天易日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北史・广阳王深传》:“往者元叉执政,移天徙日。”

  • 之力

    huí tiān zhī lì

    成语解释:回天:能够扭转难以挽回的局势。
    原指论证有力;能挽回局势;现比喻力量巨大;能挽回很难挽回的局势。

    成语出处:北宋《新唐书・张玄素传》:“张公论事,有回天之力,可谓仁人之言哉。”

  • 断发

    shì tiān duàn fā

    成语解释:断发向天起誓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新五代史・伶官传序》:“至于誓天断发,泣下沾襟,何其哀也。”

  • 雪窑

    bīng tiān xuě jiào

    成语解释:到处是冰和雪。指严寒地区。

    成语出处:元《宋史・朱弁传》:“叹马角之未生,魂消雪窑;攀龙髯而莫逮,泪洒冰天。”

  • 地久

    dì jiǔ tiān cháng

    成语解释:像天和地那样永远存在。常言时间很长;永远不变。(多指双方关系)。

    成语出处:先秦・李耳《老子》:“天长地久,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,以其不自生,故能长生。”

  • 横行

    héng xíng tiān xià

    成语解释:横行:纵横驰骋,毫无阻挡。
    形容遍行天下,有受阻碍。亦形容东征西战,到处称强,没有敌手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荀子・修身》:“体恭敬而心忠信,术礼义而情爱人,横行天下,虽困四夷,人莫不贵。”

  • 九地

    jiǔ tiān jiǔ dì

    成语解释:原指天上的最高层和地的最深处。后比喻两者相差极远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孙子・形篇》:“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,善攻者动乎九天之上。”

  • 上不着,下不着地

    shàng bù zháo tiān , xià bù zháo dì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两头没有着落。

    成语出处:先秦・韩非《韩非子・解老》:“上不属天,而下不著地,以肠胃为根本,不食则不能活。”

  • 国色姿

    guó sè tiān zī

    成语解释:国色:女子美色冠绝全国;天姿:天生的姿色。
    旧时形容女子容貌极美。

    成语出处:战国・公羊高《公羊传・昭公三十一年》:“颜夫人者,妪盈女也,国色也。《汉武帝内传》:“修短得中,天姿掩蔼,容颜绝世。”

  • 一统

    yī tǒng tiān xià

    成语解释:原指统一的国家。现常指某一地区或某一机关单位不贯彻上级意图而形成的独立王国;也可泛指少数人霸占的某一领域。

    成语出处:战国・公羊高《公羊传・成公十五年》:“王者欲一乎天下。”又,《隐公元年》:“何言乎王正月,大一统也。”

  • 名满

    míng mǎn tiān xià

    成语解释:天下闻名。形容名声极大。

    成语出处:先秦・管仲《管子・白心》:“名满于天下,不若其已也。”

  • 暴物

    nì tiān bào wù

    成语解释:违反天意,残害万物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文子・精诚》:“逆天暴物,即日月薄蚀,五星失行,四时相乘,昼冥宵光,山崩川涸,冬雷夏霜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