鼠在中间的成语(共149个)
- 抱头鼠窜- 成语解释:窜:逃跑;乱跑。 
 抱着头像老鼠一样迅速逃跑。多用来形容受到沉重打击狼狈逃跑的样子。- 成语出处:宋・苏轼《代侯公说项羽辞》:“夫陆贾,天下之辩士,吾前日遣之,智穷辞屈,抱头鼠窜,颠狈而归,仅以身免。” 
- 獐头鼠目- 成语解释:头长得像獐子一样;眼睛则像老鼠一样。形容人穷酸的样子或面貌丑陋;神情狡诈。 - 成语出处:《旧唐书・李揆传》:“龙章凤姿之士不见用,獐头鼠目之子乃求官。” 
- 猫鼠同眠- 成语解释:猫同老鼠睡在一起。比喻官吏失职,包庇下属干坏事。也比喻上下狼狈为奸。 - 成语出处:北宋《新唐书・五行志一》:“龙朔元年十一月,洛州猫鼠同处。鼠隐伏象盗窃,猫职捕啮,而反与鼠同,象司盗者废职容奸。” 
- 鸟骇鼠窜- 成语解释:形容惊恐逃窜。 - 成语出处:宋・曾巩《救灾议》:“彼知己负有司之禁,则必鸟骇鼠窜,窃弄锄梃于草茅之中,以扞游缴之吏。” 
- 贼眉鼠眼- 成语解释:形容神情鬼鬼祟祟。 - 成语出处:老舍《赵子曰》:“‘你没看见李景纯吗?’武端贼眉鼠眼的问:‘他来,她就不能来!’” 
- 老鼠过街,人人喊打- 成语解释:比喻害人的东西,大家一致痛恨。 - 成语出处:毛泽东《反对党八股》:“弄得这两个怪物原形毕露,‘老鼠过街,人人喊打’,这两个怪物也就容易消灭了。” 
- 投鼠忌器- 成语解释:想用东西打老鼠;又怕打坏了老鼠旁边的器物。比喻想打击坏人而又有所顾忌。 - 成语出处:汉・贾谊《治安策》:“里谚曰:‘欲投鼠而忌器。’此善喻也。鼠近于器,尚惮不投,恐伤其器,况于贵臣之近主乎!” 
- 首鼠两端- 成语解释:首鼠:踌躇不决。 
 在两者之间犹豫不决或动摇不定。- 成语出处:西汉・司马迁《史记・魏其武安侯列传》:“武安已罢朝,出止车门,召韩御史大夫载,怒曰:‘与长儒共一老秃翁,何为首鼠两端。’” 
- 狐鼠之徒- 成语解释:比喻品质低下的人。 - 成语出处:清・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七十三回:“朝廷之纪纲法律尚在,但可恨这班狐鼠之徒耳。” 
- 老鼠过街- 成语解释:比喻害人的东西,人人痛恨。亦作“老鼠过街,人人喊打”。 - 成语出处:毛泽东《反对党八股》:“弄得这两个怪物原形毕露,‘老鼠过街,人人喊打’,这两个怪物也就容易消灭了。” 
- 偃鼠饮河- 成语解释:比喻所需极有限。 - 成语出处:战国・庄子《庄子・逍遥游》:“偃鼠饮河,不过满腹。” 
- 狼眼鼠眉- 成语解释:形容人相貌凶恶。 
- 梧鼠技穷- 成语解释:梧鼠:即“鼯鼠”,为鼣鼠之误。 
 比喻才能有限。- 成语出处:《荀子・劝学》:“腾蛇无足而飞,梧鼠五技而穷。” 
- 狼奔鼠窜- 成语解释:狼群鼠辈到处流窜。形容人四处奔跑逃窜。 - 成语出处:明・沉鲸《双珠记》第十四出:“忽闻访察怕如雷,狼奔鼠窜,无由忏悔。” 
- 社鼠城狐- 成语解释:社:土地庙。 
 城墙上的狐狸,社庙里的老鼠。比喻依仗权势做恶,一时难以驱除的小人。- 成语出处:宋・李纲《八月十一日次茶陵县入界湖南有感》诗:“巨蠹推穷付囹圄,社鼠城孤扫巢穴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