鼠在中间的成语(共149个)
梧鼠之技
成语解释:同“梧鼠五技”。
成语出处:章炳麟《驳康有为论革命书》:“‘南海圣人’,多方善疗,而梧鼠之技,不过于五,亦有时而穷矣。”
掉头鼠窜
成语解释:转过头来像老鼠一样逃窜。形容狼狈逃窜。
成语出处:明・许自昌《水浒记・纵骑》:“他怎肯网开三面漫相遮,教我掉头鼠窜无宁贴。”
虫臂鼠肝
成语解释:比喻极微小而无价值的东西。
成语出处:庄周《庄子・大宗师》:“以汝为鼠肝乎?以汝为虫臂乎?”
奉头鼠窜
成语解释:奉:捧。
抱着头,象老鼠那样惊慌逃跑。形容受到打击后狼狈逃跑。成语出处:《汉书・蒯通传》:“始常山王、成安君故相与为刎颈之交,及争张黡、陈释之事,常山王奉头鼠窜,以归汉王。”
狗偷鼠窃
成语解释:同“狗盗鼠窃”。
成语出处:明・刘基《郁离子・千里马》:“君之门下,无非狗偷鼠窃、无赖之人也。”
狗盗鼠窃
成语解释:像鼠狗那样的盗贼。比喻成不了气候的反叛者。
成语出处:汉・荀悦《汉纪・惠帝纪》:“今明主在于上,法令具于下,安得有反贼乎?此真狗盗鼠窃耳!”
狐奔鼠窜
成语解释:比喻非常狼狈的逃窜。
成语出处:宋书 《索虏传》:“或有狐奔鼠窜,逃首北境,而辄便苞纳,待之若旧,资其粮仗,纵为寇贼。”《英烈传》第二十一回:“诸部士卒,俱各狐奔鼠窜退去。”
捧头鼠窜
成语解释:抱着脑袋,象老鼠似地逃窜。形容仓皇逃跑的狼狈相。
成语出处:《汉书・蒯通传》:“常山王奉(捧)头鼠窜,以归汉王。”
投鼠之忌
成语解释:见“投鼠忌器”。
成语出处:明・沈德符《野获编・宫闱・今上家法》:“闻上初见弹台疏,圣意不择,特以贵妃故,有投鼠之忌。”
贼头鼠脑
成语解释:偷偷摸摸、鬼鬼祟祟的样子。
成语出处:明・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三十一回:“八戒道:‘哥啊,我晓得。你贼头鼠脑的,一定又变作个甚么东西儿跟着我听的。’”
掷鼠忌器
成语解释:犹言投鼠忌器。
成语出处: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书・袁绍传》:“卓遣执金吾胡母班、将作大匠吴修赍诏书喻绍,绍使河内太守王匡杀之”裴松之注引三国吴・谢承《后汉书》:“班与匡书云:‘《刘向传》曰:掷鼠忌器。器犹忌之,况卓今处宫阙之内,以天子为藩屏……”
雀角鼠牙
成语解释:雀、鼠:比喻强暴者。
原指强逼女子成婚而引起的争讼。后泛指狱讼,争吵。成语出处:《诗经・召南・行露》:“谁谓雀无角,何以穿我屋?……谁谓鼠无牙,何以穿我墉?”
十鼠同穴
成语解释:比喻使集中在一起,一网打尽。
成语出处: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鲍勋传》:“勋无活分,而汝等敢纵之!收三官已下付刺奸,当令十鼠同穴。”
狐凭鼠伏
成语解释:象狐狸、老鼠那样潜伏在里面。
成语出处:《三元里平夷录》:“逆夷各狐凭鼠伏,潜避两炮台中,不敢出入。”
狐潜鼠伏
成语解释:像狐狸和老鼠一样潜伏、藏匿。形容胆怯躲藏的样子。
成语出处:明・张景《飞丸记・公馆言情》:“山居草宿,狐潜鼠伏,将略胜孙吴,军势振颇牧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