信在中间的成语(共157个)
卬首信眉
成语解释:信,通“伸”。昂首伸眉。形容意气昂扬,不随波逐流。
成语出处:《汉书・司马迁传》:“今已专职形为埽除之隶,在阘茸之中,乃欲卬首信眉,论列是非,不亦轻朝廷,羞当世之士邪!”
音信杳然
成语解释:没有一点消息。
成语出处:明・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六十一回:马道长一去,音信杳然,定非吉兆;明日且与姜尚会战,看是如何,再探马道长消息。
履信思顺
成语解释:笃守信用,思念和顺。
成语出处:《周易・系辞》:“履信思乎顺,又以尚贤也,是以自天佑之。吉,无不利也。”
言信行果
成语解释:见“言必信,行必果。”。
成语出处:梁启超《近世第一大哲康德之学说・发端及其略传》:“正直谨严,言信行果。”
笃信好学
成语解释:笃信:忠实地信仰。
指对道德和事业抱有坚定的信心,勤学好问。成语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泰伯》:“子曰:‘笃信好学,守死善道。’”
惇信明义
成语解释:惇:重视;信:诚实。
遵守信用,深明道义。成语出处:《尚书・武成》:“惇信明义,崇德报功。”
民无信不立
成语解释:无信:缺乏信任;不立:立不起来人民如果对国家缺乏信任,这个国家就不稳固。
成语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颜渊》:自古皆有死,民无信不立。
莫信直中直,须防仁不仁
成语解释:直:正直;不仁:不讲道义。
不要相信表面上的正直,要防备别人心存不良。成语出处:《增广贤文》:莫信直中直,须防仁不仁。
自信不疑
成语解释:相信自己,绝不怀疑。
成语出处:宋・苏轼《司马温公行状》:“为政之日,自信而不疑。”
忠信乐易
成语解释:忠信:忠诚信实;乐易:和乐,平易。
待人诚实、和蔼,平易近人。成语出处:《周易・乾》:“忠信,所以进德也。”
赏罚信明
成语解释:同“赏罚分明”。
成语出处:《汉书・王嘉传》:“孝宣皇帝赏罚信明,施与有节,记人之功,忽于小过,以致治平。”
弃信忘义
成语解释:弃:丢弃;信:信用;义:道义。
违背诺言,不讲道义。成语出处:《北史・周纪下・高祖武帝》:“背惠怒邻,弃信忘义。”
赏信罚明
成语解释:同“赏罚分明”。
成语出处:北宋《新唐书・李光弼传赞》:“遭禄山变,拔任兵柄,其策敌制胜不世出,赏信罚明,士卒争奋,毅然有古良将风。”
寡信轻诺
成语解释:轻易答应人家要求的,一定很少守信用。
成语出处:《老子》六十三章:“夫轻诺必寡信,多易必多难。”
赏信必罚
成语解释:信:真实不欺。
有功劳的一定奖赏,有罪过的一定惩罚。形容赏罚严明。成语出处:《韩非子・外储说右上》:信赏必罚,其足以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