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
在中间的成语(共94个)

  • 南枝

    nán zhī běi zhī

    成语解释:南枝向暖,北枝受寒。比喻彼此处境的苦乐不同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・李峤《鹧鸪》诗:“可怜鹧鸪飞,飞向树南枝。南枝日照暖,北枝霜露滋。”

  • 南阮

    nán ruǎn běi ruǎn

    成语解释:指聚居一处而贫富各殊的同族人家。

    成语出处:南朝・宋・刘义庆《世说新语・任诞》:“阮仲容、步兵居道南,诸阮居道北,北阮富,南阮贫。”

  • 南人驾船,人乘马

    nán rén jià chuán , běi rén chéng mǎ

    成语解释:南方人善于驾船,北方人善于骑马。指各人均有所长。

    成语出处:西汉・刘安《淮南子・齐俗训》:“胡人便于马,越人便于舟。”

  • 南征战,东荡西杀

    nán zhēng běi zhàn , dōng dàng xī shā

    成语解释:征:征战;荡:扫荡。
    形容转战南北,奋勇杀敌。

    成语出处:晋剧《打金枝》第二场:“父王的江山,是他郭家父子南征北战,东荡西杀,十大汗马功劳争来的。”

  • 南山有鸟,山张罗

    nán shān yǒu niǎo , běi shān zhāng luó

    成语解释:鸟儿在南山,却到北山去张网捕捉。比喻方法不对,无法达到目的。

  • 白首

    bái shǒu běi miàn

    成语解释:北面:古以南面为尊,北面为卑,此指学生敬师之礼。
    谓年老犹拜师受业。

    成语出处:隋・王通《中说・立命》:“琼曰:‘夫子十五为人师焉,陈留王孝逸,先达之傲者也,然白首北面,岂以年乎?琼闻之,德不在年,道不在位。’”

  • 南橘

    nán jú běi zhǐ

    成语解释:枳:落叶灌木,味苦酸,球形。
    也叫枸橘。南方之橘移植淮河之北就会变成枳。比喻同一物种因环境条件不同而发生变异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晏子春秋・内篇杂下》:“橘生淮南则为橘,生于淮北则为枳,叶徒相似,其实味不同。”

  • 南箕

    nán jī běi dǒu

    成语解释:箕:星宿名,形状象簸箕;斗:星宿名,形状象酒斗。
    比喻徒有虚名而无实用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诗经・小雅・大东》:“维南有箕,不可以簸扬;维北有斗,不可以挹酒浆。”

  • 东西南

    dōng xi nán běi rén

    成语解释:指居处无定之人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礼记・檀弓上》:“孔子既得合葬於防,曰:‘吾闻之,古也墓而不坟。今丘也,东西南北之人也,不可以弗识也。’於是封之,崇四尺。”郑玄注:“东西南北,言居无常处也。”

  • 东西南

    dōng xi nán běi kè

    成语解释:指居处无定之人。

    成语出处:参见“东西南北人”。

  • 代马依

    dài mǎ yī běi fēng

    成语解释:代:古国名,泛指北方。
    北方所产的马总是怀恋北边吹来的风。比喻人心眷恋故土,不愿老死它乡。

    成语出处:汉・桓宽《盐铁论・未通》:故代马依北风,飞鸟翔古巢,莫不哀其声。

  • 江南

    sāi běi jiāng nán

    成语解释:原指古凉州治内贺兰山一带。后泛指塞外富庶之地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・韦蟾《送卢潘尚书之灵武》诗:“贺兰山下果园成,塞北江南旧有名。”

  • 徐公

    chéng běi xǘ gōng

    成语解释:原指战国时期齐国姓徐的美男子。后作美男子的代称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战国策・齐策一》:“城北徐公,齐国之美丽者也。”

  • 南航

    nán háng běi qí

    成语解释:语本《淮南子·齐俗训》:“胡人便于马,越人便于舟。
    ”后因以“南航北骑”形容乘舟骑马,南北奔走。

    成语出处:语出《淮南子・齐俗训》:“胡人便于马,越人便于舟。”

  • 钱过

    qián guò běi dǒu

    成语解释:北斗;北斗星。形容钱财很多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六回:“赵氏在家掌管家务,真是:钱过北斗,米烂成仓,僮仆成群,牛马成行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