罔在中间的成语(共31个)
- 欺上罔下- 成语解释:对上欺骗,博取信任;对下隐瞒,掩盖真相。 - 成语出处:唐・元结《奏免科率状》:“忝官尸禄,欺上罔下,是臣之罪。” 
- 置若罔闻- 成语解释:置:放;若:好像;罔:没有;闻:听见。 
 放在一边;好像没有听见一样;形容听见了而不加理睬。- 成语出处:明・朱国祯《涌幢小品》:“当中书言时,沈宜厉声力折,只因心中恼他,置若罔闻。” 
- 欺君罔上- 成语解释:欺骗蒙蔽君主。 - 成语出处:元・杨朝英《叨叨令・叹世》曲:“他待学欺君罔上曹丞相,不如俺葛巾漉酒陶元亮。” 
- 欺天罔人- 成语解释:骗天骗人。形容欺骗行为之大。 - 成语出处:宋・朱熹《与陈侍郎书》:“而旬日之间,又有造为国是之说以应之者,其欺天罔人,包藏险慝,抑又甚焉!” 
- 昊天罔极- 成语解释:苍天广大无边。比喻恩情深厚广大;要报答而无可报答。 - 成语出处:《诗经・小雅・蓼莪》:“欲报之德,昊天罔极。” 
- 胁从罔治- 成语解释:罔治:不治罪。 
 被迫跟从别人犯罪的,可以不予处治。- 成语出处:《尚书・胤征》:“歼厥渠魁,胁从罔治。” 
- 欺罔视听- 成语解释:罔:蒙骗。 
 欺骗人们的耳目。- 成语出处:《南史・朱异传》:“贪财冒贿,欺罔视听。” 
- 欺天罔地- 成语解释:欺骗天地。极言人之背理昧心。 - 成语出处:元・无名氏《看钱奴》第一折:“这等穷儿乍富,瞒心昧己,欺天诳地,只要损别人,安自己。” 
- 附上罔下- 成语解释:附:附和;上:君王,罔:欺骗;下:臣下。 
 亲附君王,欺骗臣下。- 成语出处:汉・刘向《说苑・臣术》:“泰誓曰:‘附下而罔上者死,附上而罔下者刑。’” 
- 附下罔上- 成语解释:附和偏袒同僚或下属,却欺骗君上。 - 成语出处:《汉书・武帝纪》:“夫附下罔上者死,附上罔下者刑,与闻国政而无益于民者斥,在上位而不能进贤者退,此所以劝善黜置业恶也。” 
- 螭魅罔两- 成语解释:螭:通“魑”,古代传说中山泽的鬼怪妖精。 
 比喻各种各样的坏人。- 成语出处: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宣公三年》:“螭魅罔两,莫能逢之。” 
- 魑魅罔两- 成语解释:见“魑魅魍魉”。 - 成语出处:晋・王嘉《拾遗记・前汉上》:“余此物名为匕首,其利难俦,水断虬龙,陆斩虎兕,魑魅罔两,莫能逢之。” 
- 欺公罔法- 成语解释:欺骗公众,无视法律。 - 成语出处:明・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十卷:“那太守就大怒道:‘这一班光棍奴才,敢如此欺公罔法。’” 
- 动罔不吉- 成语解释:罔:无;吉:吉利。 
 所作所为没有不吉利的。形容非常顺利。- 成语出处:《尚书・咸有一德》:德惟一,动罔不吉。德二三,动罔不凶。 
- 极天罔地- 成语解释:谓遍天下。 - 成语出处: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八十一回:“听哀告,听哀告!贱躯流落谁知道,谁知道!极天罔地,罪恶难分颠倒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