礼在中间的成语(共131个)
恩礼有加
成语解释:恩礼:指帝王厚待臣下。
帝王以恩德与礼遇厚待臣下。引申指很有礼地对待下属。成语出处:《后汉书・鲁恭传》:迁侍中,数召宴见,问以得失,赏赐恩礼宠异焉。
厚礼卑辞
成语解释:丰厚的礼品,谦卑的言辞。
成语出处:元・高文秀《襄阳会》楔子:我本待要养性修真避世尘,今日个厚礼卑辞征聘紧。
暮礼晨参
成语解释:谓早晚礼佛参禅。
成语出处:元・无名氏《玩江亭》第三折:“我每日家暮礼晨参。你道是暮礼晨参,怎如俺野眠浪宿。”
情礼兼到
成语解释:情感和礼节同时表露出来。形容真诚有理。
成语出处:晋・袁宏《三国名臣赞》:敬爱既同,情理兼到。
仁义礼智
成语解释:仁:仁爱;义:忠义;礼:礼仪;智:见识。
遵守仁爱、忠信、礼仪并勤学以增见识等伦理规范。是儒家的伦理思想。成语出处: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离娄上》:仁之实,事亲是也;义之实,从兄是也;智之实,知斯二者弗去是也;礼之实,节文斯二者是也。
识礼知书
成语解释:懂得礼仪,熟知诗书。
成语出处:清・夏敬渠《野叟曝言》第58回:“此乃罪臣家属,寂没入官,姓木名难儿,温柔贤淑,识礼知书,兼通数学。”
殊礼异务
成语解释:殖、异:不同;礼:礼俗;务:事情。
指不同的礼俗和情况。成语出处:西汉・司马迁《史记・秦楚之际月表》:帝王者,各殊礼异务,要以成功为统记,岂可绲乎?
衣冠礼乐
成语解释:指各种等级的穿戴服饰及各种礼仪规范。指封建社会中各种典章礼仪。
成语出处:南朝・梁・任昉《策秀才文》:“百王之敝,齐季斯甚。衣冠礼乐,扫地无余。”
招贤礼士
成语解释:招:招收;贤:有才德的人;士:指读书人。
招收贤士,接纳书生。指广泛网罗人才。成语出处:宋・陈亮《酌古论・曹公》:“……光辅汉帝,招贤礼士,修明庶政,以宰天下。”
以礼悔祸
成语解释:悔祸:追悔所造成的祸害。
以礼待人,追悔过去给他人造成的祸害。成语出处: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隐公十一年》:若寡人得没于地,天其以礼悔祸于许?无宁兹许公复奉其社稷。
季礼挂剑
成语解释:季礼:春秋时吴国人,重信义。
比喻重信义的美德。成语出处:西汉・司马迁《史记・吴太伯世家》:还至徐,徐君已死。于是乃解其宝剑,系之徐君冢树而去。从者曰:‘徐君已死,尚谁予乎?’季子曰:‘不然。始吾心已许之,岂以死倍吾心哉!’
诗礼簪缨
成语解释:诗礼:《诗经》和《周礼》,指礼教;簪缨:比喻高官。
讲究礼教的高官显宦。成语出处:清・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一回:然后携你到那昌明隆盛之邦,诗礼簪缨之族,花柳繁华之地,温柔富贵之乡那里去安身乐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