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
在中间的成语(共86个)

  • 大义

    dà yì miè qīn

    成语解释:为了维护正义;对犯了罪的亲属不包庇;使之受到应得的惩处。

    成语出处: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隐公四年》:“大义灭亲,其是之谓乎?”

  • 自取

    zì qǔ miè wáng

    成语解释:自己的所作所为导致自己的覆灭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阴符经》下卷:“沉水入火,自取灭亡。”

  • 杀人

    shā rén miè kǒu

    成语解释:杀害证人以毁灭口供。

    成语出处:北宋《新唐书・王义方传》:“杀人灭口,此生杀之柄,不自主出。”

  • 假途

    jiǎ tú miè guó

    成语解释:泛指用借路的名义而灭亡这个国家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56回:“此乃假途灭虢之计也。虚名收川,实取荆州。”

  • 形消

    shén miè xíng xiāo

    成语解释:指死亡。

    成语出处:北齐・颜之推《颜氏家训・名实》:“夫神灭形消,遗声余价,亦犹蝉壳蛇皮,兽迒鸟迹耳。”

  • 秉公

    bǐng gōng miè sī

    成语解释:秉:掌握,主持。
    主持公道,灭除私念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张居正《答郑范溪书》:“今不务为秉公灭私,振废起坠。”

  • 消声

    xiāo shēng miè jì

    成语解释:不公开讲话,不出头露面。形容隐藏起来,不再出现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艺文类聚》卷三六引北周庚信《五月披裘负薪画赞》:“禽巢欲远,鱼穴惟深,消声灭迹,何必山林!”

  • 假道

    jiǎ dào miè guó

    成语解释:假:借;道:道路;虢:春秋时诸侯国,在今山西平陆及河南三门峡一带。
    泛指用借路的名义而灭亡这个国家。

    成语出处: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僖公二年》:“晋荀息请以屈产之乘,与垂棘之璧,假道于虞以伐虢。”

  • 相生

    xiāng miè xiāng shēng

    成语解释:指互相克制,互相生发或互相依存,互相制约。

    成语出处:汉・荀悦《汉纪・汉成帝纪》:“其言虽殊,譬犹水火相灭亦相生也。”

  • 鲁莽

    lǔ mǎng miè liè

    成语解释:形容行动粗鲁莽撞,做事草率,不负责任。

    成语出处:战国・庄子《庄子・则阳》:“君为政焉勿卤莽,治民焉勿灭裂。”

  • 长他人锐气,自己威风

    zhǎng tā rén ruì qì , miè zì jǐ wēi fēng

    成语解释:长:助长。
    指助长别人的声势,轻视自己的力量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110回:“吾何畏彼哉,公等休长他人锐气,灭自己威风。”

  • 长别人志气,自己威风

    zhǎng bié rén zhì qì , miè zì jǐ wēi fēng

    成语解释:长:助长。
    指助长别人的声势,轻视自己的力量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二回:“你两个闭了鸟嘴!长别人志气,灭自己威风。”

  • 长他人志气,自己威风

    zhǎng tā rén zhì qì , miè zì jǐ wēi fēng

    成语解释:指一味助长别人的声势,而看不起自己的力量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三十三回:“众怪上前道:‘大王,怎么长他人志气,灭自己威风 ?'”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二回:“你两个闭了鸟嘴!长别人志气,灭自己威风。”

  • 长他人威风,自己志气

    zhǎng tā rén wēi fēng , miè zì jǐ zhì qì

    成语解释:长:助长。
    指助长别人的声势,轻视自己的力量。

    成语出处:鲁迅《同意和解释》:“这原是国货,何苦违背民族主义,引用外国的学说和事实——长他人威风,灭自己志气呢?”

  • 毁不

    huǐ bù miè xìng

    成语解释:儒家丧制。谓居丧哀毁,但不应因此丧生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孝经・丧亲》:“毁不灭性,此圣人之政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