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
在中间的成语(共86个)

  • 柴毁

    chái huǐ miè xìng

    成语解释:柴毁:因极度哀痛而骨瘦如柴。
    旧指因居父母丧过度悲痛而身体消瘦衰弱,危及生命。唐·赵儋《右拾遗陈公旌德碑》:“文林卒,公至性纯孝,遂庐墓侧,杖而徐起,柴毁灭性,天下之人,莫不伤叹。
    ”参见“哀毁骨立”、“柴毁骨立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・赵儋《右拾遗陈公旌德碑》:“文林卒,公至性纯孝,遂庐墓侧,杖而徐起,柴毁灭性,天下之人,莫不伤叹。”

  • 卤莽

    lǔ mǎng miè liè

    成语解释:形容做事草率粗疏。

    成语出处:战国・庄子《庄子・则阳》:“昔予为禾,耕而卤莽之,则其实亦卤莽而报予;芸而灭裂之,其实亦灭裂而报予。”

  • 继绝

    xīng miè jì jué

    成语解释:使灭绝的重新振兴起来,延续下去。

    成语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尧曰》: “兴灭国,继绝世。”

  • 徇公

    xùn gōng miè sī

    成语解释:徇:献出生命。
    为国家公众献身,弃私利于不顾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・白居易《与薛苹诏》:“卿勤王之节,徇公灭私;事主之诚,移忠资孝。”

  • 亡国

    wáng guó miè zhǒng

    成语解释:国家灭亡,种族灭绝。谓一个国家被彻底毁灭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严复《论世变之亟》:“故其端起于大夫士之怙私,而其祸可至于亡国灭种,四分五裂,而不可收拾。”

  • 敌存祸,敌去召过

    dí cún miè huò , dí qù zhāo guò

    成语解释:召:即“招”,招来。
    敌人存在,威胁便存在,可使人提高警惕,免除灾祸;放松警惕,便会招来祸害。比喻胜利后不能放松警惕。

  • 无闻

    yān miè wú wén

    成语解释:名声被埋没,没人知道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晋书・羊祜传》:“自有宇宙,便有此山。由来贤达胜士,登此望远,如我与卿者多矣!皆湮灭无闻,使人悲伤。”

  • 溺心

    nì xīn miè zhì

    成语解释:指淹没天然的心性,掩盖纯朴的本质。

    成语出处:语出《庄子・缮性》:“文灭质,博溺心。”

  • 毁形

    huǐ xíng miè xìng

    成语解释:损坏形体,消灭本性。

    成语出处:元・杨景贤《西游记》第九折:“通天大圣,你本是毁形灭性的,老僧救了你,今次休起凡心。”

  • 无闻

    sī miè wú wén

    成语解释:澌灭:消失干净。
    形容彻底消失,没有人知道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四十八回:给以花再芳、毕全贞者,盖以群芳沦落,几至澌灭无闻,今赖斯而得不朽,非若花之重芳乎?

  • 烟消

    huǒ miè yān xiāo

    成语解释:火苗熄灭,烟云消散。比喻事物消失净尽,不留一点痕迹。亦作“烟消火灭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晋・傅玄《四言杂诗》:“忽然长逝,火灭烟消。”

  • 韬光

    tāo guāng miè jì

    成语解释:谓隐藏自己行迹,不使外人得知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・无名氏《灵应传》:“妾之先宗,羞共戴天。虑其后患,乃率其族,韬光灭迹,易姓变名,避仇于新平真宁县安村。”

  • 韬形

    tāo xíng miè yǐng

    成语解释:谓藏匿踪迹,不露于世。

    成语出处:北齐・刘昼《新论・韬光》:“物之寓世,未尝不韬形灭影、隐质遐外,以全性栖命者也。”

  • 天诛

    dì miè tiān zhū

    成语解释:参见[天诛地灭]。

  • 反风

    fǎn fēng miè huǒ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施行德政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后汉书・儒林传上・刘昆》:“诏问昆曰:‘前在江陵,反风灭火,后守弘农,虎北渡河,行何德政而致是事?’昆对曰:‘偶然耳。’左右皆笑其质讷。帝叹曰:‘此乃长者之言也。’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