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在中间的成语(共260个)
堂堂正正
成语解释:原指军队阵容盛大。后形容光明正大。堂堂:强大威武;正正:整齐。
成语出处:先秦・孙武《孙子・军争》:“无邀正正之旗,勿击堂堂之陈,此治变者也。”
上梁不正下梁歪
成语解释:上梁:指上级或长辈。
比喻在上的人行为不正,下面的人也跟着做坏事。成语出处:晋・杨泉《物理论》:“上不正,下参差。”
风华正茂
成语解释:风:风采;华:才华;茂:茂盛;蓬勃。
正是风采动人;才华横溢的时候。形容人朝气蓬勃;年轻有为。成语出处:毛泽东《沁园春・长沙》:“恰同学年少,风华正茂;书生意气,挥斥方遒。”
光明正大
成语解释:心地光明;言行正派。正大:公正无私。
成语出处:宋・朱熹《朱子语类・易九》第73卷:“圣人所说底话,光明正大。”
公正无私
成语解释:公道正直;没有私心。
成语出处:荀况《荀子・赋》:“公正无私,反见从横。”
诚意正心
成语解释:诚:真心实意;正:纠正。
有真诚的心意才能端正心思。成语出处:西汉・戴圣《礼记・大学》:“欲正其心者,先诚其意。”
名正言顺
成语解释:名正:名义或名分正当;言顺:道理讲得通。
指名分或名义正当说起话来便顺理;逆理也讲得通。亦泛指做事有充分正当的理由。成语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子路》:“名不正则言不顺,言不顺则事不成。”
守正不回
成语解释:坚守正道,不屈从。
成语出处:《周书・王罴传》:“罴轻侮权势,守正不回,皆此英也。”
方正不阿
成语解释:方正:品行正直;阿:阿谀,诌媚。
指为人品行正直,不逢迎诌媚。成语出处:《明史・王徽传》:“有方正不阿者,即以为不肖,而朝夕谗谤之,日加浸润,来免改疑。”
持正不挠
成语解释:挠:弯曲。
主持公道,不偏不向,不屈服。成语出处:《明史・蒋冕传》:“冕当正德之季,主昏政乱,持正不挠,有匡弼功。”
正正堂堂
成语解释:形容正大光明。
成语出处:《孙子・军争》:“无要正正之旗,勿击堂堂之阵。”清・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三十回:“人家的话正正堂堂,料着一时驳不倒。”
量凿正枘
成语解释:谓木工度量器物孔眼的大小方圆制作可与之相契合的榫头。比喻说话办事须从实际出发。
成语出处:战国・楚・屈原《楚辞・离骚》:“不量凿而正枘兮,固前修以葅旈。”
寿终正寝
成语解释:寿终:活到老死;正寝:旧式住房的正屋。
原指老死在家里。现比喻事物的灭亡。成语出处:明・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11回:“纣王立身大呼曰:'你道朕不能善终,你自夸寿终正寝,非侮君而何!”
刚正不阿
成语解释:刚:刚直;直:正直;不阿:不逢迎。
刚直方正而不逢迎附合。成语出处:清・蒲松龄《聊斋志异・一员官》:“济南同知吴公,刚正不阿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