德在中间的成语(共251个)
以德报德
成语解释:德:恩惠。
用恩惠报答恩惠。成语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宪问》:“或曰:‘以德报怨何如?’子曰:‘何以报德?以直报怨,以德报德。’”
恃德者昌,恃力者亡
成语解释:恃:倚仗;昌:兴旺。
依靠美德的一定兴旺发达,凭借暴力的必将灭亡。成语出处:西汉・司马迁《史记・商君列传》:恃德者昌,恃力者亡。
功德无量
成语解释:功德:功业和德行;无量:无法计算。
功业和德行大得无法计算。用来称颂人的功劳、恩德非常大或做了非常有益于众人的事情。现多用来称赞做了好事。成语出处:宋・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・南阳慧忠国师》:“功德无量,非口所说,非意所陈。”
功德圆满
成语解释:比喻举办事情圆满结束。
成语出处:唐・陈集原《龙龛道场铭》:“更于道场之南造释迦尊像一座,遂得不日而成,功德圆满。”
大德必寿
成语解释:指高尚品德的人受命于天,必然会享高寿,以造福众人。
成语出处:《中庸》:故大德,必得其位,必得其禄,必得其名,必得其寿。
一德一心
成语解释:德:心意。
大家一条心,为一个共同目标而努力。成语出处:《尚书・泰誓中》:“乃一德一心,立定厥功,惟克永世。”
厚德载物
成语解释:旧指道德高尚者能承担重大任务。
成语出处:《周易・坤》:“《象》曰:地势坤。君子以厚德载物。”
进德修业
成语解释:修业:推广、扩大功业。
提高道德修养;扩大功业建树。成语出处:《周易・乾》:“君子进德修业。”
怀德畏威
成语解释:畏:害怕,恐惧。
对君王或上司既感怀恩德又畏惧其威严。成语出处:《北齐书・文宣帝纪》:“怀德畏威,向风清顺。”
道德文章
成语解释:指思想品德和学识学问。
成语出处:宋・辛弃疾《渔家傲・为余伯熙察院寿》:“道德文章传几世,到君合上三台位。”
度德量力
成语解释:度:衡量。
衡量自己的品德;估计自己的能力。指办事要充分考虑自己的威信和力量。成语出处:左丘明《左传・隐公十一年》:“度德而处之,量力而行之。”
才德兼备
成语解释:才:才能。
德:品德。
备:具备。
才能和品德都具备。成语出处:元・无名氏《娶小乔》第一折:“江东有一故友,乃鲁子敬,此人才德兼备。”
为德不卒
成语解释:卒:完毕,终了。
指没有把好事做到底。成语出处:西汉・司马迁《史记・淮阴侯列传》:“公,小人也,为德不卒。”
树德务滋
成语解释:树:立;德:德惠;务:必须;滋:增益,加多。
向百姓施行德惠,务须力求普遍。成语出处:《尚书・泰誓下》:“树德务滋,除恶务本。”
以德报怨
成语解释:拿恩惠报答仇恨。形容对人宽容;不仅不记仇;反而给以好处。
成语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宪问》:“或曰:‘以德报怨何如?’子曰:‘何以报德?以直报怨,以德报德。’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