泽在中间的成语(共58个)
- 焚林而田,竭泽而渔- 成语解释:竭:使……干涸;渔:打鱼。 
 烧毁森林捕捉野兽,排干湖水去捕捉鱼。比喻只顾眼前的利益,无止境地索取而不留余地。- 成语出处:汉・刘安《淮南子・本经训》:“钻燧取火,构木为台,焚林而田,竭泽而渔。” 
- 涸泽而渔- 成语解释:抽干池水捉鱼。比喻只图眼前利益,不作长远打算。 - 成语出处:《文子・七仁》:“先王之法,不涸泽而渔,不焚林而猎。” 
- 涸泽而渔,焚林而猎- 成语解释:涸:使水干枯;泽:聚水的洼地;焚:烧毁。 
 把池水戽干来捕鱼,将林地烧毁来打猎。比喻只图眼前利益,不作长远打算。- 成语出处:《文子・上仁》:“先王之法,……不涸泽而渔,不焚林而猎。” 
- 竭泽而渔- 成语解释:竭:弄尽;泽:池塘;渔:捕鱼。 
 比喻做事不留余地;只顾眼前。也比喻残酷榨取。- 成语出处:战国・吕不韦《吕氏春秋・义赏》:“竭泽而渔,岂不获得,而明年无鱼。” 
- 岗头泽底- 成语解释:唐代极重视世族,崔、卢、李、郑为甲门四姓,称卢氏为岗头卢,李氏为泽底李。泛称豪门世族。 - 成语出处:唐・元稹《去杭州》:“骏骨凤毛真可贵,岗头泽底何足论。” 
- 雨泽下注- 成语解释:雨水往下流。 - 成语出处:明・归有光《项脊轩志》:“百年老屋,尘泥渗漉,雨泽下注。” 
- 吐珠于泽,谁能不含- 成语解释:含:衔在嘴里。 
 明珠出于水泽,则人人都会取来衔在嘴里。比喻君权旁落,则人人都要谋夺。- 成语出处:南朝・宋・范晔《后汉书・翟峬传》:“故孔子曰:‘吐珠于泽,谁能不含。’谕君之权柄外假,则毕竟取以为己利,犹出于泽中,谁能不含。” 
- 山吟泽唱- 成语解释:山歌民谣。 - 成语出处:明・吴承恩《序》:“夫兔人葛妇,不班于黼芾;山吟泽唱,无谓于律吕。” 
- 渊渟泽汇- 成语解释:比喻事物的集聚汇合。 - 成语出处:明・胡应麟《少室山房笔丛・九流绪论中》:“汉兴,董贾诸人,渐趋醇朴,一代文章,垂复古始,淮南又群集浮华,纲罗淫僻,渊渟泽汇,萃为此编。” 
- 振兵泽旅- 成语解释:见“振兵释旅”。 - 成语出处:西汉・司马迁《史记・孝武本纪》:“古者先振兵泽旅,然后封禅。”裴骃集解引徐广曰:“古‘释’字作‘泽’。” 
- 君子之泽,五世而斩- 成语解释:泽:原指雨露,引申为祖业;斩:衰败。 
 君子的祖业,经过五代就会衰败,最终断绝。- 成语出处: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离娄下》:君子之泽,五世而斩;小人之泽,五世而斩。 
- 十步之泽,必有芳草- 成语解释:芳草:比喻人才。 
 十步之内,就有芳香的花草。比喻处处都有人才。- 成语出处:汉・刘向《说苑・谈丛》:十步之泽,必有香草,十室之邑,必有忠士。 
- 袍泽之谊- 成语解释:袍泽:长袍与内衣,泛指军队中的同事。 
 指军队中同事的交情、友谊。- 成语出处:《诗经・秦风・无衣》:“岂曰无衣,与子同袍。王于兴师,修我戈矛,与子同仇。岂曰无衣,与子同泽。” 
- 手泽之遗- 成语解释:手泽:为手汗所沾润。 
 指先人遗物。- 成语出处:《礼记・玉藻》:“父没而不能读父之书,手泽存焉尔。” 
- 手泽尚存- 成语解释:手泽:为手汗所沾润。 
 指先人遗物仍然保存着。多指著述、手迹。- 成语出处:《礼记・玉藻》:“父没而不能读父之书,手泽存焉尔。”唐・刘禹锡《唐故相赠司空令狐公集纪》:先正司空与丈人为显交,撤悬之前五日,所赋诗寄友非他人也。今手泽尚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