泽在中间的成语(共58个)
河润泽及
成语解释:河润:如同河流浸润土地那样;泽:恩泽,恩惠。
能将恩惠施与众人,使都能得到好处和利益。成语出处:《列子・列御寇》:河润九里,泽及三族。
竭泽焚薮
成语解释:竭:排水。
薮:指草野。
排干池水捕鱼,烧光草野捉兽。比喻做事不留余地,只顾眼前利益。成语出处:《吕氏春秋・义赏》:“竭泽而渔,岂不获得,而明年无鱼;焚薮而田,岂不获可,而明年无兽。诈伪之道,虽今偷可,后将无复,非长术也。”
草泽英雄
成语解释:草泽:荒野地。
指在山林出没的农民起义军首领。成语出处:清・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四回:“便是有才如李渊,尚且不容于朝廷,那草泽英雄,谁人鉴赏?”
尊主泽民
成语解释:尊崇君主,泽惠生民。
成语出处:宋・苏轼《与李公择书》之十一:“虽怀坎壈于时,遇事有可尊主泽民者,便忘躯为之,祸福得丧,付与造物。”
被泽蒙庥
成语解释:指受恩泽,蒙庇护。
成语出处:清钱泳《履园丛话・旧闻・吴留村》:“留村在无锡既膺殊遇,夙驾将行,锡之父老士庶被泽蒙庥,自县治以至何干,直达于省城之金阊门,八九十里,号泣攀留,行趾相接,不下数万人。”
尺泽之鲵
成语解释:比喻见识短浅的人。
成语出处:战国・楚・宋玉《对楚王问》:“夫尺泽之鲵,岂能与之量江海之大哉。”
川泽纳污
成语解释:以湖泊江河能容纳各种水流的特性。比喻人有涵养,能包容所有的善恶、毁誉。
成语出处: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宣公十五年》:“谚曰:‘高下在心,川泽纳污,山薮藏疾,瑾瑜匿瑕。’国君含垢,天之道也。”
大泽礨空
成语解释:大泽:很大的水面,多指湖泊;礨空:蚁穴。
小蚂蚁空居于大泽之中。形容二者相比过于悬殊。成语出处:战国・庄子《庄子・秋水》: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,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?计中国之在海内,不似乘米之在太仓乎?
膏泽脂香
成语解释:指油脂类的化妆品。
涸泽之蛇
成语解释:老实人受欺负,奸诈的人玩弄手段得到好处。
成语出处:战国・韩・韩非《韩非子・说林上》:“子独不闻涸泽之蛇首?泽涸,蛇将徙。”
彭泽横琴
成语解释:陶渊明摆了一张无弦琴。比喻志趣高雅不俗。
以泽量尸
成语解释:谓尸体遍野,可以沼泽为单位计量。极言死人之多。
成语出处:清・顾炎武《羌胡引》:“四入郊圻躏齐鲁,破邑屠城不可数,刳腹绝肠,折颈折颐,以泽量尸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