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
在中间的成语(共145个)

  • 螽跃

    chóng míng zhōng yuè

    成语解释:螽:螽斯,昆虫名。
    草虫鸣叫螽斯跳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诗经・召南・草虫》:“喓喓草虫,趯趯阜螽。”

  • 之士

    hè míng zhī shì

    成语解释:指有才德声望的隐士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周易・中孚》:“鹤鸣在阴,其子和之;我有好爵,吾与尔靡之。”

  • 鳖应

    yuán míng biē yìng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互相感应,一倡一和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后汉书・张衡传》:“高祖踞洗,以对郦生,当此之会,乃鼋鸣而鳖应也,故能同心戮力。”

  • 狗盗

    hú míng gǒu dào

    成语解释:旧时对造反者的贬称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旧唐书・郑畋传》:“畋谬领藩垣,荣兼将相,每枕戈而待旦,常泣血以忘餐,誓与义士忠臣,共剪狐鸣狗盗。”

  • 鳖应

    tuó míng biē yìng

    成语解释:鼍:扬子鳄。
    比喻声气相通互相感应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旧唐书・李密传》:“豹变鹊起,今也其时,鼍鸣鳖应,见机而作。”

  • 击鼓

    jī gǔ míng jīn

    成语解释:古时两军作战时用鼓和金发号施令,击鼓则进,鸣金则退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二十三回:“张辽可使击鼓鸣金,许褚可使牧羊放马。”

  • 狮吼

    lóng míng shī hǒu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沉郁雄壮的声音。

    成语出处:南朝・宋・刘义庆《世说新语》:“王子乔墓在京茂陵,国乱时,有人盗发之,都无所见,唯有一剑,悬在空中,欲取之,剑便作龙鸣虎吼。”

  • 凤奏

    luán míng fèng zòu

    成语解释:弹奏演唱的美称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第32卷:“心事多违,彼此郁郁,鸾鸣凤奏,久矣不闻。”

  • 枭噪

    hú míng xiāo zào

    成语解释:喻小人嚣张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・韩愈《永贞行》:“狐鸣枭噪争署置,睗跳踉相妩媚。”

  • 篝火

    hú míng gōu huǒ

    成语解释:见“狐鸣鱼书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黄葆桢《扬哲商烈士悼歌》:“军储潜遣五丁运,狐鸣篝火期相从。”

  • 鱼书

    hú míng yú shū

    成语解释:《史记·陈涉世家》:“乃丹书帛曰‘陈胜王’,置人所罾鱼腹中。
    卒买鱼烹食,得鱼腹中书,固以怪之矣。又闲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,夜篝火,狐鸣呼曰‘大楚兴,陈胜王’。”后因以“狐鸣鱼书”指起事者动员群众的措施。

    成语出处:西汉・司马迁《史记・陈涉世家》:“乃丹书帛曰‘陈胜王’,置人所罾鱼腹中。卒买鱼烹食,得鱼腹中书,固以怪之矣。又閒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,夜篝火,狐鸣呼曰‘大楚兴,陈胜王’。”

  • 鳖应

    áo míng biē yīng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声气相通,互相感应。

  • 鼎食

    dǐng shí míng zhōng

    成语解释:见“鼎食鸣钟”。

  • 列鼎

    liè dǐng míng zhōng
  • 弄口

    nòng kǒu míng shé

    成语解释:弄口:逞巧辩,搬弄是非;鸣:发声。
    掉弄口舌。指巧言辩饰或挑拔是非。

    成语出处:南朝・梁・任昉《奏弹范缜》:“弄口鸣舌,只足饰非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