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
在中间的成语(共30个)

  • 小鲜

    rú pēng xiǎo xiān

    成语解释:烹:烧煮;鲜:活鱼。
    像煮一条小鱼一样。比喻轻而易举。

    成语出处:春秋・楚・李耳《老子》:“治大国,若烹小鲜。”

  • 牛鼎

    niú dǐng pēng jī

    成语解释:用煮一头牛的大锅煮一只鸡。比喻大材小用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后汉书・边让传》:“函牛之鼎以烹鸡,多汁则淡而不可食,少汁则熬而不可熟。”

  • 获兔

    huò tù pēng gǒu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事成后排斥以至杀害有功之臣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梁启超《论中国之将强》:“南洋一带,苟微华人,必不有今日。今虽获兔烹狗,得鱼忘筌。”

  • 炮凤

    páo fèng pēng lóng

    成语解释:烹:煮;炮:烧。
    形容菜肴极为丰盛、珍奇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・李贺《将进酒》诗:“琉璃钟,琥珀浓,小槽酒滴真珠红。烹龙炮凤玉脂泣,罗帷绣幕围香风。”

  • 小鲜

    ruò pēng xiǎo xiān

    成语解释:意为治理大国要像煮小鱼一样。煮小鱼,不能多加搅动,多搅则易烂,比喻治大国应当无为。后常用来比喻轻而易举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老子》:“治大国,若烹小鲜。”《韩非子・解老》:“治大国而数变法,则民苦之。是以有道之君贵静,不重变法。故曰:‘治大国者若烹小鲜。’”

  • 五鼎

    dà pēng wǔ dǐng

    成语解释:烹:烧煮;五鼎:古代士大夫祭祀用的祭品。
    指吃饭食物精美。形容生活奢侈豪华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岭南羽衣女士《东欧女豪杰》第一回:“就使住的是深居九重,吃的是大烹五鼎,看来似是快乐无比的,却是心窝儿里头常做个天人的战场。”

  • 烈火

    liè huǒ pēng yóu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声势气焰很盛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13回:“眼见不日又有一件非常的喜事,真是烈火烹油、鲜花着锦之盛。”

  • 炙凤

    zhì fèng pēng lóng

    成语解释:烹:煮。
    形容菜肴极为丰盛、珍奇。比喻作家的艺术技巧高明。

  • 烈火油,鲜花着锦

    liè huǒ pēng yóu , xiān huā zhuó jǐn

    成语解释:烹:煮;着:附着。
    用炽烈的大火煮油脂,把鲜花附着在织锦止。比喻好上加好。也形容更加热闹,更有排场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十三回:眼见不日又有一件非常的喜事,真是烈火烹油,鲜花着锦之盛。

  • 老龟不烂,移祸于枯桑

    lǎo guī pēng bù làn , yí huò yú kū sāng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有罪过的人安然无事,转祸于无辜的人。

    成语出处:南朝・宋・刘敬叔《异苑》载:三国时有人献大龟给孙权,孙权命人煮它,烧了一万车柴都煮不烂。诸葛恪建议砍老桑树来煮,结果一煮就烂了。

  • 柙龟不烂,贻祸到枯桑

    xiá guī pēng bù làn , yí huò dào kū sāng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有罪过的人安然无事,转祸于无辜的人。

    成语出处:南朝・宋・刘敬叔《异苑》载:三国时有人献大龟给孙权,孙权命人煮它,烧了一万车柴都煮不烂。诸葛恪建议砍老桑树来煮,结果一煮就烂了。

  • 炮龙

    pào lóng pēng fèng

    成语解释:见“炮凤烹龙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八十二回:“堂上堂下,皆列位次,大设筵宴,轮番把盏。厅前大吹大擂。虽无炮龙烹凤,端的是肉山酒海。”

  • 藏弓

    cáng gōng pēng gǒu

    成语解释:飞鸟射尽了就把良弓收起,狡兔被捉就把捕兔的猎狗煮了吃肉。旧时比喻统治者得势后,废弃、杀害有功之臣。

    成语出处:西汉・司马迁《史记・越王勾践世家》:“飞鸟尽,良弓藏,狡兔死,走狗烹。”

  • 炰凤

    páo fèng pēng lóng

    成语解释:烹:煮。
    形容菜肴极为丰盛、珍奇。比喻作家的艺术技巧高明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无名氏《渔樵闲话》第一折:“我听得朱门里奏笙歌,相府内夜排筵宴,炰凤烹龙。”

  • 庖凤

    páo fèng pēng lóng

    成语解释:烹:煮。
    形容菜肴极为丰盛、珍奇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67回:“连日杀牛宰马,大排筵宴,庆赏卢员外。虽无庖凤烹龙,端的肉山酒海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