得在中间的成语(共417个)
患得患失
成语解释:患:忧虑。
没有时怕得不到;得到后;又恐怕失去。指对个人的利害得失斤斤计较。成语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阳货》:“其未得之也,患得之;既得之,患失之。苟患失之,无所不至矣!”
求仁得仁
成语解释:求仁德便得到仁德。比喻理想和愿望实现。
成语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述而》:“求仁而得仁,又何怨?”
春风得意
成语解释:春风:春天和煦的风;得意:愿望得到满足时的高兴心情;和暖的春风使人觉得洋洋自得。
①原指考中进士后洋洋自得的心情。②后用以称进士及第;功成名就。③形容因所谋求的事情成功而心情欢畅。成语出处:唐・孟郊《登科后》诗:“春风得意马蹄疾,一日看尽长安花。”
不入虎穴,焉得虎子
成语解释:焉:怎么。
不进老虎窝,怎能捉到小老虎。比喻不亲历险境就不能获得成功。成语出处:南朝・宋・范晔《后汉书・班超传》:“超曰:‘不入虎穴,不得虎子。当今之计,独有因夜以火攻虏,使彼不知我多少,必大震怖,可殄尽也。’”
留得青山在,不怕没柴烧
成语解释:比喻只要还有生命,就有将来和希望。
成语出处:明・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二十二:“留得青山在,不怕没柴烧。虽是遭此大祸,儿子官职还在,只要到得任所,便好了。”
不得而知
成语解释:得:能够。
无从知道。成语出处:唐・韩愈《争臣论》:“故虽谏且议,使人不得而知焉。”
不得要领
成语解释:要领:要点。
抓不住事物的要点和关键。成语出处:西汉・司马迁《史记・张骞传》:“骞不得要领。”
贪得无厌
成语解释:贪:求多;得:获取;厌:满足。
追求财物没有满足的时候。成语出处:《四游记・三至岳阳飞度》:“洞宾叹曰:‘人心贪得无厌,一至于此!’”
百思不得其解
成语解释:百:多次;思:考虑,思考;解:理解。
指经过百般思索仍旧不能理解。成语出处:清・梁启超《论宗教与哲学家之长短得失》:“若此者皆不诚之人所百思不得其解也。”
有钱使得鬼推磨
成语解释:推磨:指辛苦劳累的工作。
形容金钱万能。成语出处:明・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十卷:“常言道:‘有钱使得鬼推磨。’我们不少的是银子,匡得将来买上买下。”
种瓜得瓜,种豆得豆
成语解释:得:得到,收获。
种什么,收什么。比喻做了什么事,得到什么样的结果。成语出处: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四十五回:“古人有篇偈子说得好,道是朝看释迦经,莫念华严咒。种瓜得瓜,种豆得豆。”
一人得道,鸡犬升天
成语解释:一个人得道面仙,全家连鸡、狗也都随之升天。比喻一个人做了官,和他有关系的人也都跟着得势。
成语出处:汉・王充《论衡・道虚》:“淮南王学道,招会天下有道之人,倾一国之尊,下道术之士,是以道术之士并会淮南,奇方异术,莫不争出。王遂得道,举家升天,畜产皆仙,犬吠于天上,鸡鸣于云中。”
丑媳妇免不得见公姑
成语解释:公姑:公婆。
比喻害怕见人而不得不见人。成语出处:清・张岱《与祁世培》:“丑媳妇免不得见公姑,缅焉呈面,公姑具眼,是妍是丑,其必有以区别之也。”
丑媳妇少不得见公婆
成语解释:比喻害怕见人而不得不见人。
成语出处:明・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97回:“常言道:‘丑媳妇少不得见公婆。’只得脱袍解带,免冠徒跣,跪于门外。”
巧妇做不得无面馎饦
成语解释:馎饦:汤饼。
如果没有米面,最灵巧的媳妇也做不出饭食来。比喻缺乏必要的条件,事情不可能做到。成语出处:宋・陈亮《又壬寅夏书》:“富家之积蓄皆尽矣,若今更不雨,恐巧妇做不得无面馎饦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