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
在中间的成语(共239个)

  • 意满

    yì mǎn zhì dé

    成语解释:因愿望实现而心满意足。形容踌躇满志的得意情态。同“意得志满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黄宗羲《进士心友张君墓志铭》:“一第进士,便意满志得,以为读书之事毕矣。”

  • 事竟成

    yǒu zhì shì jìng chéng

    成语解释:只要有决心,有毅力,事情终究会成功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后汉书・耿弇传》:将军前在南阳,建此大策,常以为落落难合,有志者事竟成也。

  • 人凭气虎凭威

    rén píng zhì qì hǔ píng wēi

    成语解释:人靠的是志气,老虎凭的是威风。形容人必须有志气才能成就一番事业。

  • 诗言,歌永言

    shī yán zhì , gē yǒng yán
  • 项庄舞剑,在沛公

    xiàng zhuāng wǔ jiàn , zhì zài pèi gōng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别有所指。同“项庄舞剑,意在沛公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黄小配《大马扁》第四回:“在康有为之意,志在成名(余成名),如项庄舞剑,志在沛公,今见成名动也不动,已自愧悔。”

  • 口谈道德,在穿窬

    kǒu tán dào dé , zhì zài chuān yú

    成语解释:穿窬:指偷摸盗窃的行为。
    嘴上在讲仁义道德,心里却在想着翻墙越壁偷东西。常用以讽刺伪君子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李贽《焚书・又与焦弱侯》:名为山人而心同商贾,口谈道德而志在穿窬。

  • 辱身

    jiàng zhì rǔ shēn

    成语解释:降:压抑;减损。
    压抑自己的意志;降低自己的身份;多指违心地混迹于世俗或委曲求全。

    成语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微子》:“柳下惠,少连,降志辱身矣。”

  • 难夺

    xīn zhì nán duó

    成语解释:心志:抱负;夺:强取。
    形容意志坚定,难以改变。

    成语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子罕》:“三军可夺帅,匹夫不可夺志也。”

  • 时敏

    xùn zhì shí mǐn

    成语解释:谦虚好学,时刻策励自己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尚书・说命下》:“惟学逊志,务时敏,厥修乃来。”

  • 无时

    yǒu zhì wú shí

    成语解释:有抱负而时运不济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后汉书・赵歧传》:“汉有逸人,姓赵名嘉。有志无时,命也奈何!”

  • 伊吾

    chí zhì yī wú

    成语解释:《后汉书·臧宫传论》:“臧宫、马武之徒,抚鸣剑而抵掌,志驰于伊吾之北矣。
    ”伊吾,今新疆哈密。后因以“驰志伊吾”表示向往在边塞建功立业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后汉书・臧宫传论》:“臧宫、马武之徒,抚鸣剑而抵掌,志驰於伊吾之北矣。”

  • 爱古

    dǔ zhì ài gǔ

    成语解释:笃志:志向专一。
    志趣专一,爱好古典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北史・景穆十二王传》:“十六通《杜氏春秋》,下帷读书,笃志爱古。”

  • 气充

    qì chōng zhì dìng

    成语解释:充:充实,充足。
    精力充沛,意志坚定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明史・范济传》:“磨砻砥砺,使其气充志定,卓然成材,然后举而用之,以任天下国家事无难矣!”

  • 气充

    qì chōng zhì jiāo

    成语解释:谓心满意得,骄傲自大。

    成语出处:西汉・刘安《淮南子・人间训》:“遂合诸侯于嘉陵,气充志骄,淫侈无度。”

  • 气冲

    qì chōng zhì jiāo

    成语解释:指气势冲盈,高傲自大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淮南子・人间训》:遂合诸侯于嘉陵,气冲志骄,淫侈无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