燕在中间的成语(共129个)
- 兔葵燕麦- 成语解释:形容景象荒凉。 - 成语出处:唐・刘禹锡《再游玄都观绝句》:“重游玄都,荡然无复一树,唯兔葵燕麦,动摇于春风耳。” 
- 莺歌燕舞- 成语解释:黄莺歌唱;燕子跳舞。形容春光明媚的景象。 - 成语出处:宋・苏轼《报锦亭》词:“烟红露绿晓风香,燕舞莺啼春日长。” 
- 兔丝燕麦- 成语解释:兔丝:菟丝子。 
 菟丝不是丝,燕麦不是麦。比喻有名无实。- 成语出处:《魏书・李崇传》:“今国子虽有学官之名,而无教授之实,何异兔丝燕麦,南箕北斗哉?” 
- 鹰拿燕雀- 成语解释:比喻捉拿毫不费力。 - 成语出处:明・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17卷:“皂隶似鹰拿燕雀,把吴氏向阶下一摔,正待用刑。” 
- 环肥燕瘦- 成语解释:环:唐玄宗贵妃杨玉环;燕:汉成帝皇后赵飞燕。 
 形容女子体态不同而各有其风韵。也比喻艺术作品风格流派各具特点,各擅其美。- 成语出处:宋・苏轼《孙莘老求墨妙亭诗》:“杜陵评书贵瘦硬,此论未公吾不凭;短长肥瘦各有志,玉环飞燕谁敢憎。” 
- 劳燕分飞- 成语解释:劳:伯劳;鸟名。 
 伯劳和燕子分飞东西;比喻亲人或朋友别离。- 成语出处:南宋・郭茂倩《乐府诗集・东飞伯劳歌》:“东飞伯劳西飞燕,黄姑织女时相见。” 
- 新婚燕尔- 成语解释:在刚结婚的欢乐里。燕尔:欢乐的样子。 - 成语出处:元・戴善夫《风光好》:“俺两个相见时,则他那旧性全无,共妾身新婚燕尔。” 
- 燕燕莺莺- 成语解释:比喻娇妻美妾或年轻女子。 - 成语出处:金・元好问《题商孟卿家明皇合曲图》诗:“海棠一株春一国,燕燕莺莺作寒食。” 
- 燕燕于归- 成语解释:谓女子出嫁。语本《诗·邶风·燕燕》:“燕燕于飞,差池其羽。 
 之子于归,远送于野。”。- 成语出处:语出《诗经・邶风・燕燕》:“燕燕于飞,差池其羽。之子于归,远送于野。” 
- 莺声燕语- 成语解释:莺:黄鹂。 
 燕子的话语,黄鹂的歌声。原形容大好春光。后多形容年轻女子说笑的声音。- 成语出处:元・关汉卿《金线池》楔子:“袅娜复轻盈,都是宜描上翠屏,语若流莺声似燕,丹青,燕语莺声怎画成?” 
- 虎头燕颔- 成语解释:旧时形容王侯的贵相或武将相貌的威武。 - 成语出处:元・揭傒斯《妻齐国夫人宋氏进封济南王夫人制》:“尚服异恩于永世;虎头燕颔,从怀旧将于当年。” 
- 莺啼燕语- 成语解释:莺:黄鹂。 
 燕子的话语,黄鹂的歌声。形容大好春光。- 成语出处:唐・皇甫冉《春思》诗:“莺啼燕语报新年,马邑龙堆路几千?” 
- 莺俦燕侣- 成语解释:莺、燕:比喻女子;俦:伴侣。 
 指男子的妻室或情侣。- 成语出处:元・关汉卿《鲁斋郎》第三折:“你自有莺俦燕侣,我从今万事不关心。” 
- 郢书燕说- 成语解释:比喻牵强附会,曲解原意,以讹传讹。 - 成语出处:先秦・韩非《韩非子・外储说左上》:“郢人有遗燕相国书者,夜书,火不明,因谓持烛者曰:'举烛',云而过书'举烛'。……燕相白王,王大悦,国以治。治则治矣,非书意也。” 
- 处堂燕鹊- 成语解释:比喻居安忘危的人。 - 成语出处:战国・吕不韦《吕氏春秋》:“燕雀处一屋之下,子母相哺,煦煦然其相乐也,自以为安矣。灶突决,火上,栋宇将焚,燕雀颜色不变,不知祸将及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