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
在中间的成语(共129个)

  • 龙威

    lóng wēi yàn hàn

    成语解释:形容威严雄武的相貌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钱泳《履园丛话・杂记・阿文成公》:“余时在毕秋帆尚书幕下,见之,乃身裁短小,弱不胜衣,并无龙威燕颔之相也,亦奇矣哉!”

  • 游龙

    fēi yàn yóu lóng

    成语解释:像飞翔的燕子和游走的龙。形容美女体态的轻柔飘逸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洪昇《长生殿・舞盘》:“宛若翾风回雪,恍如飞燕游龙。”

  • 鱼游沸釜,处危巢

    yú yóu fèi fǔ , yàn chǔ wēi cháo

    成语解释:沸:开水;釜:古代炊具;巢:窝。
    鱼在开水锅里游,燕子把窝做在帷幕上。比喻处境危险,快要灭亡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南荃外史《叹老》:“傀儡儿一场热闹,依旧的鱼游沸釜,燕处危巢。”

  • 鱼游沸鼎,巢飞幕

    yú yóu fèi dǐng , yàn cháo fēi mù

    成语解释:沸:开水;鼎:古代锅类器皿;巢:筑巢。
    鱼在开水锅里游,燕子把窝做在帷幕上。比喻处境危险,快要灭亡。

    成语出处:南朝・梁・丘迟《与陈伯之书》:“方当系颈蛮邸,悬首稿街,而将军鱼游于沸鼎之中,燕巢于飞幕之上,不亦惑乎!”

  • 谢兰

    xiè lán yàn guì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能光耀门庭的子侄辈。

    成语出处:谢兰,系“谢庭兰玉”之省称;燕桂,《宋史・窦仪传》载:“仪学问优博,风度峻整。弟俨、侃、偁、僖,皆相继登科。冯道与禹钧(窦仪父)有旧,尝赠诗,有‘灵椿一株老,丹桂五枝芳’之句,缙绅多讽诵之。”时称窦氏兄弟为燕山五龙。

  • 之训

    yí yàn zhī xùn

    成语解释:燕:通“宴”,安逸,安闲。
    留下安逸的教训。指告诫后人只求生活安逸,不求飞黄腾达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・白居易《许昌县令新厅壁记》:“呜呼吾家世以清简,垂为贻燕之训。”

  • 鲁斤

    lǔ jīn yàn xuē

    成语解释:鲁之削(小刀),宋之斤(斧头),质量都很好;如易地生产,在鲁造斤而在燕制削,质量不会优良。比喻由于地域等条件限制,学习模仿达不到原来水平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李斗《扬州画舫录・虹桥录》:“其《京舵子》、《起字调》、《马头调》、《南京调》之类,传自四方,间亦效之;而鲁斤燕削,迁地不能为良矣。”

  • 鼎鱼

    mù yàn dǐng yú

    成语解释:南朝梁丘迟《与陈伯之书》:“将军鱼游于沸鼎之中,燕巢于飞幕之上,不亦惑乎?”后遂以“幕燕鼎鱼”比喻处境极危,即将覆灭。

    成语出处:南朝・梁・丘迟《与陈伯之书》:“将军鱼游于沸鼎之中,燕巢于飞幕之上,不亦惑乎?”

  • 釜鱼

    mù yàn fǔ yú

    成语解释:见“幕燕鼎鱼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时敏报・美人禁工新约平议》:“前程正未可量,又何事依人苟安,为幕燕釜鱼之计也乎?”

  • 处堂

    chǔ táng yàn què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生活安定而失去警惕性。也比喻大祸临头而自己不知道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孔丛子・论势》:“燕雀处屋,子母安哺,煦煦焉其相乐也,自以为安矣;灶突炎上,栋宇将焚,燕雀颜色不变,不知祸之将及也。”

  • 雁南

    yàn nán yàn běi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两地分离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说岳全传》第三四回:“几载飘零逐转蓬,年来多难与兄同。雁南燕北分飞久,蓦地相逢似梦中。”

  • 怡堂

    yí táng yàn què

    成语解释:怡:安适。
    小鸟住在安适的堂屋里。比喻身处险境也不自知的人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程登吉《幼学琼林》第四卷:“怡堂燕雀,不知后炎;瓮里醯鸡,安有广见。”

  • 蚕头

    cán tóu yàn wěi

    成语解释:形容书法起笔凝重,结笔轻疾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・赵佶《宣和画谱・颜真卿》“惟其忠贯白日,识高天下,故精神见于翰墨之表者,特立而兼括。……后之俗学,乃求其形似之末,以谓蚕头燕尾,仅乃得之。”

  • 刀头

    dāo tóu yàn wěi

    成语解释:喻笔锋劲利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・郭若虚《图画见闻志》:“工画佛道,兼精番马,笔锋劲利,名刀头燕尾。”

  • 虎头

    hǔ tóu yàn é

    成语解释:形容王侯的贵相或相貌的威武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无心子《金雀记・掷果》:“我虎头燕额,羞杀他脸似桃花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