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
在中间的成语(共200个)

  • 邈若

    miǎo ruò hé shān

    成语解释:同“邈若山河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蒲松龄《聊斋志异・鲁公女》:“今近在咫尺,而邈若河山,恨何如也!”

  • 东注

    lèi hé dōng zhù

    成语解释:眼泪似向东的的河流一样。比喻人极度悲痛。

    成语出处:南朝・宋・刘义庆《世说新语・言语》:“声如震雷破山,泪如倾河注海。”宋・苏轼《和王游》:白发故交空掩卷,泪河东注问苍旻。

  • 襟带

    shān hé jīn dài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依山绕河形势的险要,如同人身上的衣襟和腰带一样紧紧缠住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・白居易《叙德书情四十韵上宣歙崔中丞》:山河地襟带,军旗国浚维。

  • 一沙

    héng hé yī shā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极其渺小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各邦额《夜谭随录・宋秀才》:“宋阴念一身蜩寄世间,真如恒河一沙,沧海一粟。”

  • 暴虎

    píng hé bào hǔ

    成语解释:凭:从水中走过去;暴:空手搏斗;暴虎:空手打虎。
    比喻冒险行事,有勇无谋。也比喻勇猛果敢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胡文焕《群音类选・蟠桃记・洞宾问答>》:“漫夸他陆地行舟,也何用凌空举鼎,凭河暴虎皆亡命,蝇头蜗角纷争。”

  • 永浴

    ài hé yǒng yù
  • 八恒

    bā héng hé shā

    成语解释:佛家语,聚集八条恒河的沙。形容极多,无法计算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大般涅槃经》六:若有众生,于八河恒沙等佛所发菩提心,然后乃能于恶世中不谤是法。

  • 辩同

    biàn tóng hé xiè
  • 汉界

    chǔ hé hàn jiè
  • 海晏

    hǎi yàn hé chéng

    成语解释:晏:平静;河:黄河;澄:清澈。
    黄河水清,大海波平浪静。比喻天下太平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魏源《秦淮灯船引》:“海晏河澄二百年,那信鲸鲵吞士女。”

  • 之沙

    héng hé zhī shā

    成语解释:恒河:南亚大河,流经印度和孟加拉国。
    佛教语,像恒河里的沙粒一样,无法计算。形容数量很多而无法计算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・滦阳消夏录》:“夫死生转毂,因果循环,如恒河之沙,积数不可以测算。”

  • 气吞

    qì tūn hé shān

    成语解释:吞:吞掉。
    气势可以吞没高山和大河。形容气势、气魄很大。

    成语出处: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一卷第11章:“称颂他如何在战场上横刀跃马,气吞河山,大旗指处,悍贼披靡。”

  • 带砺

    shān hé dài lì

    成语解释:山:泰山;河:黄河;带:衣带;砺:磨刀石。
    泰山小得象块磨刀石,黄河细得象条衣带。比喻时间久远,任何动荡也决不变心。

    成语出处:西汉・司马迁《史记・高祖功臣侯者年表》:封爵之誓曰:‘使河如带,泰山若砺,国以永宁,爱及苗裔。’

  • 破碎

    shān hé pò suì

    成语解释:形容国土失陷分割,破败残缺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・文天祥《过零丁洋》诗:山河破碎风飘絮,身世浮沉雨打萍。

  • 之固

    shān hé zhī gù

    成语解释:形容山川形势的险要和坚固。

    成语出处:西汉・司马迁《史记・孙子吴起列传》:美哉乎山河之固,此魏国之宝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