凭河暴虎
- 拼音
- píng hé bào hǔ
- 注音
- ㄆㄧㄥˊ ㄏㄜˊ ㄅㄠˋ ㄏㄨˇ
- 情感
- 中性成语
- 繁体
- 憑河暴虎
- 近义词
- 暴虎冯河
更新:2025-10-31 03:35
明・胡文焕《群音类选・蟠桃记・洞宾问答>》:“漫夸他陆地行舟,也何用凌空举鼎,凭河暴虎皆亡命,蝇头蜗角纷争。”
作谓语、定语、分句;比喻有勇无谋。
即“暴虎冯河”。见“暴虎冯河”条。
此处所列为“暴虎冯河”之典故说明,提供参考。“暴虎冯河”当是一句早在先秦就已流行的成语,在《易经・泰卦》的爻辞就有“冯河”的说法,在《诗经・郑风・大叔于田》也见到“暴虎”。而在《诗经・小雅・小旻》和《论语・述而》中更见到“暴虎”和“冯河”的连用。“暴虎”是指徒手与虎斗。和凶猛的老虎搏斗,本应借用器械,现在为显现自己的勇猛,所以丢开器械徒手而上。要渡过大河,本来应借舟船而渡,如今为表现自己的厉害,所以丢开舟船,直接涉水而过。暴虎者,很容易被虎所伤;冯河者,很容易被水所溺。这都是愚勇的行为,也是危险的行为。所以《诗经・小雅・小旻》说“不敢暴虎,不敢冯河”,表示知道危险。知道危险还要去做,那是有勇无谋的愚蠢行为,所以《论语・述而》篇中,子路在孔子面前表示自己能领三军,勇往直前,子路是孔门弟子中性情最冲动的人,因此孔子机会教育说他像暴虎冯河,死而无悔的人,孔子欣赏的是能“临事懂得戒慎,想出最妥善因应办法”的人。从这里知道“暴虎冯虎”一语早在先秦时代即已流行,用来比喻人做事有勇无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