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
在中间的成语(共231个)

  • 眼观六路,耳听

    yǎn guān liù lù , ěr tīng bā fāng

    成语解释:六路:指上、下、四方;八方:指东、南、西、北、东南、西南、西北、东北。
    形容人机智灵活,遇事能多方观察分析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石玉昆《续小五义》第三回:“魏真道爷可算得眼观六路,耳听八方,正与雷英动手。”

  • 眼观四处,耳听

    yǎn guān sì chù , ěr tīng bā fāng

    成语解释:形容人机智灵活,遇事能多方观察分析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53回:“为将之道,身临战场,务要眼观四处,耳听八方。”

  • 七上

    qī shàng bā xià

    成语解释:形容心神不安的惊惶样子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・宗杲说《大慧普觉禅师语录》第21卷:“方寸里七上八下,如咬生铁橛,没滋味时,切莫退志。”

  • 七嘴

    qī zuǐ bā shé

    成语解释:形容人多嘴杂;议论纷纷。也比喻让别人充分发表意见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好逑传》第五回:“众人正跑得有兴头上,忽被铁公子拦住,便七嘴八舌地乱嚷。”

  • 七言

    qī yán bā yǔ

    成语解释:形容人多语杂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八十三回:“妹子一心想笑话,你们七言八语,那里还敢理会,实实不曾听得。”

  • 四通

    sì tōng bā dá

    成语解释:通、达:畅通无阻。
    四面八方都有路可通。形容交通便利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子华子・晏子问党》:“其涂之所出,四通而八达,游士之所凑也。”

  • 十万千里

    shí wàn bā qiān lǐ

    成语解释:形容相距极远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24回:“行者道:‘十万八千里。十停中还不曾走了一停哩。’”

  • 三灾

    sān zāi bā nàn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小孩生来多病。也形容经常遭遇不幸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61回:“况且自己又三灾八难的,好容易怀了一个哥儿,到了六七个月还掉了。”

  • 七零

    qī líng bā luò

    成语解释:零:零碎。
    形容零散稀疏的样子。特指原来又多又整齐的东西现在零散了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・释惟白《续传灯录・有文禅师》第42卷:“无味之谈,七零八落。”

  • 七折

    qī zhé bā kòu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折扣很大,减掉了很多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108回:“这里的客店钱,就拿两块洋钱出来,由得他七折八扣的勉强用了。”

  • bā gōng bā kè

    成语解释:屡次攻击,屡次胜利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程登吉《幼学琼林》第一卷:“北敌势方强,娄师德八遇八克;南蛮心未服,诸葛亮七纵七擒。”

  • wāi bā shù bā

    成语解释:杂乱不整的样子。

  • 乌七

    wū qī bā zāo

    成语解释:肮脏污秽;十分糟糕。

    成语出处:老舍《四世同堂・偷生・四十糟中》:“可是,整个的北平都在污七八糟中,她所知道的‘能人’们,都闭着眼瞎混。”

  • 七拼

    qī pīn bā còu

    成语解释:指把零碎的东西拼凑起来。形容随意拼凑;多而杂乱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41回:“我殡葬婆婆,是我替俺家男人行一辈子的大事,我不心疼钱。况且这织布机,纺花车儿,一个箱子,一张抽斗桌,七拼八凑,卖了也值两千多钱。”

  • 五行

    wǔ háng bā zuò

    成语解释:泛指各行各业。

    成语出处:老舍《龙须沟》第一幕:“五行八作,就没你这一行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