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在中间的成语(共130个)
过江之鲫
成语解释:比喻某种时兴的事物多得很。
成语出处:柳亚子《南社会于虎丘之张东阳祠诗以纪之》:“莫笑过江典午鲫,岂无横槊建安才。”
河汉江淮
成语解释:黄河、汉水、长江与淮河的合称。比喻胸怀宽广。
成语出处:明・黄叔初《端正好・寿李如真明府》套曲:“生就的准绳规矩,养成的河汉江淮。”
大江东去
成语解释:长江的水往东奔流而去。后借用为词牌名。多表示陈迹消逝,历史向前发展。
成语出处:宋・苏轼《赤壁怀古》:“大江东去,浪淘尽,千古风流人物。”
大江南北
成语解释:指靠临长江中下游两岸的广大地区。
成语出处:明・郭勋《英烈传》第25回:“目今大江南北,盗贼蜂起,江淮之地,十去其五;河南、河北,或复或失,不得安宁。”
文江学海
成语解释:比喻文章和学问似长江、大海般深广博大。
成语出处:唐・郑愔《柏梁体联句》:“文江学海恩济航。”
日月经天,江河行地
成语解释:太阳和月亮每天经过天空,江河永远流经大地。比喻人或事物的永恒、伟大。
成语出处:南朝・宋・范晔《后汉书・冯衍传上》:“其事昭昭,日月经天,河海带地,不足以比。”
不到乌江心不死
成语解释:乌江:项羽兵败的地方。
比喻不达目的绝不罢休。成语出处:明・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15卷:“我道:‘你不到乌江心不死,今已到了乌江,这心原也该死了。’”
不到乌江不尽头
成语解释:乌江:项羽兵败的地方。
比喻不达目的绝不罢休。成语出处:明・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九卷:“政如下棋的较胜争强,眼红喉急,分明似孙庞斗智,赌个你死我活,又如刘项争天下,不到乌江不尽头。”
不到乌江不肯休
成语解释:乌江:项羽兵败的地方。
比喻不达目的绝不罢休。成语出处:明・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26卷:“世上死生皆为利,不到乌江不肯休。”
身在江湖,心悬魏阙
成语解释:魏阙:古代宫门外高大的建筑,用作朝廷的代称。
旧指解除官职的人,仍惦记着进朝廷的事。后常用以讽刺迷恋功名宝贵的假隐士。成语出处:战国・庄子《庄子・让王》:“身在江海之上,心居乎魏阙之下。”
涓涓不壅,终为江河
成语解释:壅:堵塞。
细小的水流如果不堵塞,终将汇合成为大江大河。比喻对细小或刚刚萌芽的问题不加注意或纠正,就会酿成大的问题。成语出处:三国・魏・王肃《孔子家语・观周》:“涓涓不壅,终为江河,绵绵不绝,或成网罗。”
过江名士多如鲗
成语解释:鲗:乌贼,墨鱼。
形容多而纷乱。成语出处:清・吴趼人《俏皮话・乌龟雅名》:“古人有言曰:‘过江名士多如鲗’,我就叫过江名士罢。”
潘陆江海
成语解释:陆:晋代诗人陆机;潘:晋代诗人潘岳。
比喻有文才的人。成语出处:唐・陈子良《辨正论序》:“郁郁闲缛锦之文,飘飘竦陵之气,班贾金玉,未可同年,潘陆江海,宁堪方驾。”
相忘江湖
成语解释:指鱼在江湖里彼此相忘。形容彼此间无急切的需要而相互忘记,各不关心。
成语出处:战国・宋・庄周《庄子・大宗师》:“泉涸,鱼相与处于陆,相呴以湿,相濡以沫,不如相忘于江湖。”
塞上江南
成语解释:见“塞北江南”。
成语出处:叶圣陶《坝上一天》:“我们这一回参观访问,常常听见‘塞上江南’的说法,常常看见‘塞上江南’的字样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