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
在中间的成语(共122个)

  • 三军可帅,匹夫不可

    sān jūn kě duó shuài , pǐ fū bù kě duó zhì

    成语解释:三军之勇,可以劫取首领,而普通的人,却不可夺其志气。形容一个人志气的重要。

    成语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子罕》:三军可夺帅也,匹夫不可夺志也。

  • 光耀

    guāng yào duó mù

    成语解释:夺目:耀眼。
    形容光采极为鲜明,令人眼花缭乱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辽史・太祖纪》:“黄龙缭绕……光耀夺目。”

  • 扼吭

    è háng duó shí

    成语解释:扼:用力掐着;亢:咽喉。
    扼住喉咙,夺走吃的东西。比喻使人处于绝境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元史・陈祖仁传》:“乃欲驱疲民以供大役,废其耕耨而荒其田亩,何异扼其吭而夺其食,以速其毙乎?”

  • 先声

    xiān shēng duó rén

    成语解释:声:声势;夺人:指动摇人心。
    先张扬自己的声势以压倒对方。也比喻做事抢先一步。

    成语出处: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昭公二十一年》:“军志有之:先人有夺人之心,后人有待其衰。”

  • 强词

    qiǎng cí duó lǐ

    成语解释:指无理强辩;想说成有理的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43回:“座上一人忽曰:‘孔明所言,皆强词夺理,均非正论,不必再言。”

  • 争名

    zhēng míng duó lì

    成语解释:争夺名位和利益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一回:“争名夺利几时休?早起迟眠不自由!”

  • 攻城

    gōng chéng duó dì

    成语解释:攻:攻打,进攻。
    攻打城市,掠夺土地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87回:“那二十四员番将,又必各有跟随的番汉军士,共计当有万余人,行动与攻城夺地者何异!”

  • 销魂

    xiāo hún duó pò

    成语解释:神魂颠倒,失去常态。形容因羡慕或爱好某种事物而着迷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41回:“盐商富贵奢华,多少士大夫见了就销魂夺魄。”

  • 恶紫

    wù zǐ duó zhū

    成语解释:紫:古人认为紫是杂色;夺:乱;朱:大红色,古人认为红是正色。
    原指厌恶以邪代正。后以喻以邪胜正,以异端充正理。

    成语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阳货》:“恶紫之夺朱也;恶郑声之乱雅乐也;恶利口之覆邦家者。”

  • 争分

    zhēng fēn duó miǎo

    成语解释:不放过一分一秒;形容对时间抓得很紧。也作“分秒必争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晋书・陶侃传》:“常语人曰:‘大禹圣者,乃惜寸阴,至于众人,当惜分阴。”

  • 鹊巢

    jiū duó què cháo

    成语解释:斑鸠占了喜鹊的窝。比喻强占别人的地方或位置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三十三回:“今袁熙,袁尚兵败将亡,无处依栖,来此相投,是鸠夺鹊巢之意也。”

  • 搀行

    chān háng duó shì

    成语解释:跨行业抢生意。比喻越权夺职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无名氏《大战邳彤》第一折:“这先锋合当我做,你怎幺来搀行夺市的。”

  • 光彩

    guāng cǎi duó mù

    成语解释:光彩:光泽和颜色;夺目:耀眼。
    形容光彩极为鲜艳;极为耀眼。形容事物美好;引人注目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一卷:“玉台翠树,光彩夺目。”

  • 蹊田

    xī tián duó niú

    成语解释:蹊:践踏;夺:强取。
    因牛践踏了田,抢走人家的牛。比喻罪轻罚重。

    成语出处: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宣公十一年》:“‘牵牛以蹊人之田,而夺之牛。’牵牛以蹊者,信有罪矣;而夺之牛,罚已重矣。”

  • 喧宾

    xuān bīn duó zhǔ

    成语解释:客人的声音压倒了主人的声音。比喻外来的或次要的事物占据了原有的或主要的事物的位置。喧:声音大;宾:客人;夺:压倒;超过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阮葵生《茶余客话》:“余仿为之,香则喷鼻而酒味变矣。不论酒而论香,是为喧宾夺主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