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
在中间的成语(共174个)

  • 廷诤

    miàn shé tíng zhèng

    成语解释:见“面折廷争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章炳麟《变法箴言》:“争变法者,吾未见其有面折廷诤、千人皆靡者也。”

  • 摧枯

    cuī kū zhé fǔ

    成语解释:折断枯树枝烂木头。比喻极容易做到。

    成语出处:南朝・宋・范晔《后汉书・耿弇传》:“反覆数十日,归发突骑以辚乌合之众,如摧枯折腐耳。”

  • 得马

    dé mǎ shé zú

    成语解释:见“得马生灾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典出《淮南子・人间训》。见“得马生灾”。

  • 掂梢

    diān shāo shé běn

    成语解释:垫钱亏本。梢,钱的市语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贾仲名《对玉梳》第二折:“休置俺这等掂梢折本的赔钱货,则守恁那远害全身的安乐窝。”

  • 榱坏

    dòng shé cuī huài

    成语解释:犹栋折榱崩。比喻倾覆。

    成语出处:康有为等《上清帝第二书》:“举人等栋折榱坏,同受倾压,故不避斧钺之诛,犯冒越之罪,统筹大局,为我皇上陈上。”

  • 庭争

    miàn shé tíng zhēng

    成语解释:见“面折廷争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东汉・班固《汉书・公孙弘传》:“每朝会议,开陈其端,使人主自择,不肯面折庭争。”

  • jiǔ zhé bì

    成语解释:九:泛指多次;折:断。
    多次折断胳膊,经过反复治疗而熟知医理。比喻阅历多,经验丰富。

    成语出处:战国・楚 屈原 《九章・惜诵(惜诵以致愍兮)》:“九折臂而成医兮,吾至今而知其信然。”王逸注:“方人九折臂,更历方药,则成良医。”

  • 肱,为良医

    sān zhé gōng , wéi liáng yī

    成语解释:几次断臂,就能知道医治断臂的方法。后比喻对某事阅历多,富有经验,成为内行。也指高明的医道。

    成语出处: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定公十三年》:“三折肱,知为良医。”

  • 为五斗米

    wèi wǔ dǒu mǐ zhé yāo

    成语解释:五斗米:晋代县令的俸禄,后指微薄的俸禄;折腰:弯腰行礼,指屈身于人。
    为了微薄的俸禄而弯腰行礼。比喻没有骨气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晋书・陶潜传》:“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,拳拳事乡里小人邪。”

  • 陪了夫人又

    péi le fū rén yòu zhé bīng

    成语解释:折兵:亏损兵员。
    明代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五十四回、五十五回说:周瑜为了夺回荆州,计谋假称把孙权的妹妹许配给刘备,乘刘备到东吴招亲之际,扣住刘备以换荆州。
    结果刘备到东吴成亲后,设计逃出了东吴。虽然局瑜沿途调兵遣军,重重截阻,但都无济于事。于是蜀国兵士讥笑道:“周郎妙计安天下,陪了夫人又折兵
    ”后因以“陪了夫人又折兵”比喻想占便宜,反遭双重损失。

  • 肱而成良医

    sān zhé gōng ér chéng liáng yī

    成语解释:〔一部〕三,三ㄙㄢ 折ㄓㄜˊ 肱ㄍㄨㄥ 而ㄦˊ 成ㄔㄥˊ 良ㄌㄧㄤˊ 医ㄧ
    【释义】有多次折断手臂的经验,可以成为良医。肱:手臂从肘到腕的部分,指手臂。

    【用法】常用以比喻对某事阅历多,富有经验,自能造诣精深。

    成语出处:左传・定公十三年:“三折肱,知为良医。”

  • 积羽沉舟,群轻

    jī yǔ chén zhōu , qún qīng zhé zhóu

    成语解释:羽毛虽轻,积多了也能把船压沉;东西虽轻,积攒多了也能把车轴压断。比喻小小的坏事积累起来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战国策・魏策一》:臣闻积羽沉舟,群轻折轴。

  • 末大必,尾大不掉

    mò dà bì zhé , wěi dà bù diào

    成语解释:掉:摇动。
    树梢茂盛,主干就会折断,尾巴太大,掉转不灵。旧时比喻部下的势力很大,无法指挥调度。现比喻机构庞大,指挥不灵。

    成语出处: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昭公十一年》:末大必折,尾大不掉,君所知也。

  • 御侮

    yù wǔ zhé chōng

    成语解释:折冲:指抵御敌人。
    指抗拒敌人的进攻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诗经・大雅・绵》:“予曰有御侮。”毛传:武臣折冲曰御侮。

  • 周规

    zhōu guī zhé jǔ

    成语解释:本谓行礼时步趋合乎规矩。后引申为拘泥于成法、准则。语出《礼记·玉藻》:“周还中规,折还中矩。
    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语出《礼记・玉藻》:“周还中规,折还中矩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