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
在中间的成语(共161个)

  • 以壮

    yǐ zhuàng guān zhān

    成语解释:壮:加强。
    对事物的外观加以修饰,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。

    成语出处:元《宋史・乐志》:云车丰马,从卫观瞻。

  • 濠上

    háo shàng guān yǔ

    成语解释:庄子与惠施在濠水边上看鱼,对鱼之乐是否可知进行辩论。比喻悠闲自得和超凡脱俗的情趣和精神境界。

    成语出处:战国・庄子《庄子・秋水》: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,庄子曰:‘鲦鱼出游从容,是鱼之乐也。’惠子曰:‘子非鱼,安知鱼之乐?’庄子曰:‘子非我,安知我不知鱼乐?’

  • 止矣

    tàn guān zhǐ yǐ

    成语解释:用来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。

    成语出处: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襄公二十九年》记载:吴国的季札在鲁国看各种乐舞,看到舜时的乐舞,十分赞美,说:“观止矣。”

  • 立少

    lì shǎo guān duō

    成语解释:指略一作为而影响很大。

    成语出处:春秋・齐・管仲《管子・七法》:“立少而观多,则天下怀之矣。”

  • 掌上

    zhǎng shàng guān wén

    成语解释:见“掌上观纹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五十七回:“曹操、孙权,吾视之若掌上观文,量此小县,何足介意!”

  • 水月

    shuǐ yuè guān yīn

    成语解释:佛经谓观音菩萨有三十三个不同形象的法身,画作观水中月影状的称水月观音。见《法华经 普门品》。后用以喻人物仪容清俊秀逸。

    成语出处:元・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一本第一折:“兰麝香仍在,佩环声渐远。东风摇曳垂杨线,游丝牵惹桃花片,珠帘掩映芙蓉面。你道是河中开府相公家,我道是南海水月观音现。”

  • 约取

    bó guān yuē qǔ

    成语解释:广泛地阅览,扼要地选取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・苏轼《送张琥》:呜呼,吾子其去此而务学也哉!博观而约取,厚积而薄发,吾告子止于此矣。

  • 隙中

    xì zhōng guān dòu

    成语解释:隙:缝隙。
    从门缝中观看争斗。比喻看不到整个情况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・苏轼《超然台记》:“如隙中之观斗,又乌知胜负之所在。”

  • 袖手

    páng guān xiù shǒu

    成语解释:把手笼在袖子里在旁观看。比喻置身事外,不过问也不协助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・陆游《福州清仁王坚老疏》:“勇退激流,虽具衲子参寻之眼;旁观袖手,要非邦人向慕之诚。”

  • 迟疑

    chí yí guān wàng

    成语解释:谓犹豫等待,不作决定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李渔《比目鱼・肥遁》:“相公,俞旨既下,就该速速抽身,为什么还要迟疑观望?”

  • 炳如

    bǐng rú guān huǒ

    成语解释:炳:光明、明亮、显着。
    形容看得清楚明白。

    成语出处:鲁迅《坟・文化偏至论》:“其词秩然有条,各分大义,炳如观火。”

  • 洞如

    dòng rú guān huǒ

    成语解释:见“洞若观火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刘献廷《广阳杂记》卷二:“得悉其山川险要部落游牧,暨其强弱多寡离合之情,皆洞如观火矣。”

  • 燎若

    liǒo ruò guān huǒ

    成语解释:谓事理清楚明白,如看火一般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黄宗羲《朱康流先生墓志铭》:“二千一百二十五年之治乱,燎若观火。”

  • 燎如

    liǎo rú guān huǒ

    成语解释:指事理清楚明白,如看火一样。

    成语出处:郭沫若《文艺论集・反响之反响》:“究竟谁是谁非,谁错谁不错,这是燎如观火的。”

  • 冷眼

    bàng guān lěng yǎn

    成语解释:傍:通“旁”。
    用冷眼或冷淡的态度在一旁瞧着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脂砚斋评红楼梦》第二回:“诗云:‘一局输赢料不真,香销茶尽尚逡巡。欲知目下兴衰兆,顺问傍观冷眼人。’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