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
在中间的成语(共133个)

  • 兽散

    rú niǎo shòu sàn

    成语解释:像一群飞鸟走兽一样逃散。形容溃败逃散。

    成语出处:东汉・班固《汉书・李陵传》:“今无兵复战,天明坐受缚矣!各鸟兽散,犹有得脱归报天子者。”

  • 依人

    fēi niǎo yī rén

    成语解释:依:依恋。
    飞来的小鸟依偎在人的身边。比喻依附权贵。亦比喻小孩、少女娇小柔顺,可亲可受的情态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・阙名《宋季三朝正要・二・理宗淳祐四年》:“今嵩之父死如路人,方经营内引,摇尾乞怜,作飞鸟依人之态。”

  • 人为财死,为食亡

    rén wèi cái sǐ , niǎo wèi shí wáng

    成语解释:旧时俗语。意思是为了追求金钱,连生命都可以不要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13回:“俗话说得好:‘人为财死,鸟为食亡。’当时袁伯珍听得这些说话,便要从此发一宗洋财。”

  • 入怀

    qióng niǎo rù huái

    成语解释:穷鸟:困窘的鸟;怀:投入怀抱。
    比喻处境困难而投靠别人。

    成语出处:晋・孙盛《魏氏春秋》:“政投原曰:‘穷鸟入怀。’原曰:‘安知斯怀之可入邪?’”

  • 先飞

    bèn niǎo xiān fēi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能力差的人做事时,怕赶不上别人,抢先动手。多用作谦词。同“笨鸟先飞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元・关汉卿《陈母教子》第一折:“[三末云]:二哥,你得了官也。我和你有个比喻,我似那灵禽在后,你这等坌鸟先飞。”

  • 兽聚

    shòu jù niǎo sàn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聚散无常。也比喻乌合之众。

    成语出处:西汉・司马迁《史记・平津侯主父列传》:“无匈奴之性,兽聚而鸟散,从之如搏影。”

  • 鹄形

    hú xíng niǎo miàn

    成语解释:指饥疲瘦削的样子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归有光《送宋知县序》:“岁复荐饥,侯加意抚恤,向之逃亡者,鹄形鸟面,争出供役。”

  • 禽息

    qín xī niǎo shì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生活优裕而对社会不能做一点有益的事。

    成语出处:三国・魏 曹植《求自试表》:“虚荷上位,而忝重禄,禽息鸟视,终于白首。此徒圈牢之养物,非臣之所志也。”

  • 鱼溃

    yú kuì niǎo sàn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军队溃败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宋书・武帝纪中》:“番禺之功,浮级万数,左里之捷,鱼溃鸟散。”

  • 蚕丛

    cán cóng niǎo dào

    成语解释:指险绝的山路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戴名世《纪红苗事》:“开其蚕丛鸟道,通其百工技艺。”

  • 知还

    juàn niǎo zhī huán

    成语解释:疲倦的鸟知道飞回自己的巢。比喻辞官后归隐田园;也比喻从旅居之地返回故乡。

    成语出处:晋・陶潜《归去来辞》:“云无心以出岫,鸟倦飞而知还。”

  • 朝凤

    bǎi niǎo cháo fèng

    成语解释:朝:朝见;凤:凤凰,古代传说中的鸟王。
    旧时喻指君主圣明而天下依附,后也比喻德高望重者众望所归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・李昉等《太平御览》九百一十五卷引《唐书》:“海州言凤见于城上,群鸟数百随之,东北飞向苍梧山。”

  • 累百,不如一鹗

    zhì niǎo lèi bǎi , bù rú yī è

    成语解释:犹言诸侯百人不如天子一人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汉书・邹阳传》:“臣闻鸷鸟累百,不如一鹗。”颜师古注引如淳曰:“鸷鸟比诸侯,鹗比天子。”《文选・孔融〈荐祢衡表〉》:“鸷鸟累百,不如一鹗,使衡立朝,必有可观。”李善注:“《史记》赵简子曰:鸷鸟累百,不如一鹗。”

  • 将击,卑飞敛翼

    zhì niǎo jiāng jī , bēi fēi liǎn yì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欲擒故纵,伺机而后发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六韬・发启》:“鸷鸟将击,卑飞敛翼;猛兽将搏,弭耳俯伏。”

  • 海阔从鱼跃,天空任

    hǎi kuò cóng yú yuè , tiān kōng rèn niǎo fēi

    成语解释:阔:宽广。
    大海辽阔随鱼跳跃,天空空旷任鸟飞翔。形容无牵无挂,自由自在。比喻可充分施展抱负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・阮阅《诗话总龟》前集引《古今诗话》:“大海从鱼跃,长空任鸟飞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