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
在中间的成语(共439个)

  • tóng shēng tóng qì

    成语解释:见“同声共气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黄小配《廿载繁华梦》第四回:“故小弟要进京里寻个知己,代他干营,好来任这海关监督,这时同声同气,才好做事。”

  • 异曲

    yì qǔ tóng gōng

    成语解释:异:不同的;曲:曲调;工:工巧;精致。
    不同的曲调;却同样的美妙。比喻事物的内容或形式虽然不一样;但却是同样的出色。也比喻不同的做法;收到同样好的效果。也作“同工异曲。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・韩愈《进学解》:“子云相如,同工异曲。”

  • 齐心

    qí xīn tóng lì

    成语解释:见“齐心协力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南朝・宋・范晔《后汉书・王常传》:“齐心同力,锐气益壮。”

  • 嚼蜡

    wèi tóng jiáo là

    成语解释:像吃蜡一样;没有一点味儿。形容语言或文章枯燥无味。嚼:咀嚼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楞严经》卷八:“我无欲心,应汝行事,于横陈时,味同嚼蜡。”

  • 薰莸

    xūn yóu tóng qì

    成语解释:香草和臭草收藏在同一个容器内。比喻好人与坏人共处。薰:香草;莸:臭草。

    成语出处:三国・魏 王肃《孔子家语・致思》:“回闻薰莸不同器而藏,尧桀不共国而治,以其异类也。”

  • 再生

    ēn tóng zài shēng

    成语解释:恩:恩德。
    比喻恩情极大,像使自己再生一样。

    成语出处:刘流《烈火金刚》第17回:“他不愿意离开他这个恩同再生的母亲。”

  • 二人

    èr rén tóng xīn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只要两个人齐心协力,就会无往不胜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周易・系辞上》:“二人同心,其利断金;同心之言,其臭如兰。”

  • 牛骥

    niú jì tóng zào

    成语解释:皂:牲口槽。
    牛跟马同槽。比喻不好的人与贤人同处。

    成语出处:汉・焦赣《易林・升之小畜》:“牛骥同槽,郭氏以亡。”

  • 溥天

    pǔ tiān tóng qìng

    成语解释:遍天下的人一同欢庆。

    成语出处: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郭淮传》:“今溥天同庆而卿最留迟,何也?”

  • 殊涂

    shū tú tóng guī

    成语解释:语出《易 系辞下》:“天下同归而殊涂,一致而百虑。
    ”孔颖达疏:“言天下万事终则同归于一,但初时殊异其涂路也。
    ”本谓由不同途径达到同一目的地。后以喻采用不同方法得到相同结果。

    成语出处:语出《易・系辞下》:“天下同归而殊涂,一致而百虑。”孔颖达疏:“言天下万事终则同归于一,但初时殊异其涂路也。”

  • 祸福

    huò fú tóng mén

    成语解释:谓祸福皆人自取。

    成语出处:西汉・刘安《淮南子・人间训》:“夫祸之来也,人自生之;福之来也,人自成之。祸与福同门,利与害为邻,非神圣人,莫之能分。”

  • 有福享,有祸

    yǒu fú tóng xiǎng , yǒu huò tóng dāng

    成语解释:指患难与共,和衷共济。同“有福同享,有难同当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我们约他做攻守同盟,本想彼此提携,有福同享,有祸同当,不料他倒先来沾我们的光了。”

  • 声相应,气相求

    tóng shēng xiāng yìng , tóng qì xiāng qiú

    成语解释:同类的事物相互感应。指志趣、意见相同的人互相响应,自然地结合在一起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易・乾》:“同声相应,同气相求。水流湿,火就燥。”

  • 二人心,其利断金

    èr rén tóng xīn , qí lì duàn jīn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只要两个人一条心,就能发挥很大的力量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周易・系辞上》:“二人同心,其利断金;同心之言,其臭如兰。”

  • 此心,心此理

    rén tóng cǐ xīn , xīn tóng cǐ lǐ

    成语解释:指合情合理的事,大家想法都会相同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:“只是她也是个女孩儿。俗语说的:‘人同此心,心同此理。’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