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
在中间的成语(共439个)

  • 父母

    ēn tóng fù mǔ

    成语解释:恩:恩惠;同:如同。
    待人的好处、恩惠之大如同父母一样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・陈子昂《为张著作谢父官表》:“伏惟神皇陛下,恩同父母,矜照恳诚,信其赤心,实有馨竭。”

  • 异口

    yì kǒu tóng cí

    成语解释:异:不同。
    大家说得都一样。形容人们的说法完全一致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・陈子昂《为乔补阙论突厥表》:“臣具委细问其啧北事,皆异口同辞。”

  • 小可

    fēi tóng xiǎo kě

    成语解释:小可:寻常;一般。
    不同于一般的小事。形容事情重要或情况严重;不可忽视。也指人的学问、本领不同寻常。

    成语出处:元・关汉卿《魔合罗》第三折:“人命事关天关地,非同小可!”

  • 身受

    gǎn tóng shēn shòu

    成语解释:感:感激;身:亲身。
    心里很感激,就象自己亲身领受到一样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艺风堂友朋书札》:“小方壶主人承招致,俾不至有臣朔之饥,感同身受。”

  • 公诸

    gōng zhū tóng hào

    成语解释:公:公开;诸:“之于”的合音;同好:爱好相同的人。
    拿出自己喜爱的东西同爱好相同的人一起欣赏。

    成语出处:三国・魏 曹植《与杨德祖书》:“定仁义之度,成一家之言,虽未能藏之于名山,将以传之于同好。”

  • 狗彘

    xíng tóng gǒu zhì

    成语解释:旧时指人无耻,行为和猪狗一样。

    成语出处:汉・贾谊《治安策》:“故此一豫让也,反君事仇,行若狗彘,已而抗节致忠,行出乎列士,人主使然也。”

  • 求大,存小异

    qiú dà tóng , cún xiǎo yì

    成语解释:在大的、主要的方面取得一致,而对某些小的、次要的问题可以各自保留不同的意见。

  • 一视

    yī shì tóng rén

    成语解释:视:看待;仁:仁爱。
    用博大的仁爱之心去看待所有的人以及禽兽。比喻平等待人;不分厚薄亲疏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・韩愈《原人》:“是故圣人一视而同仁,笃近而举远。”

  • 寒蝉

    zì tóng hán chán

    成语解释:寒蝉:冬天的蝉不叫。
    自己同寒天的蝉一样,比喻闭口不说话。

    成语出处:南朝・宋・范晔《后汉书・杜密传》:“刘胜位为大夫,见礼上宾,而知善不荐,闻恶无言,隐情惜己,自同寒蝉,此罪人也。”

  • 十鼠

    shí shǔ tóng xué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使集中在一起,一网打尽。

    成语出处: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鲍勋传》:“勋无活分,而汝等敢纵之!收三官已下付刺奸,当令十鼠同穴。”

  • 牛骥

    niú jì tóng cáo

    成语解释:见“牛骥同皁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汉・焦赣《易林・升之小畜》:“牛骥同槽,郭氏以亡。”

  • 狼羊

    láng yáng tóng sì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把坏人同好人一样对待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张居正《答两广凌洋山计罗旁善后》:“若但务招徕,不加审别,兰棘并植,狼羊同饲,将复为昔日之罗旁矣。”

  • 猫鼠

    māo shǔ tóng rǔ

    成语解释:见“猫鼠同眠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北宋《新唐书・五行志一》:“天宝元年十月,魏郡猫鼠同乳。同乳者,甚于同处。”

  • 猫鼠

    māo shǔ tóng chǔ

    成语解释:见“猫鼠同眠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北宋《新唐书・五行志一》:“龙朔元年十一月,洛州猫鼠同处。鼠隐伏象盗窃,猫职捕啮,而反与鼠同,象司盗者废职容奸。”

  • 李郭

    lǐ guō tóng chuán

    成语解释:见“李郭同舟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・吕渭老《水调歌头・陈性孺不相见十年》词:“闻道山阴回棹,相去都无百里,李郭可同船。”